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李克強部署集成電路 “中國芯戰略”勢在必行

        李克強部署集成電路 “中國芯戰略”勢在必行

        作者: 時間:2014-03-13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在集成電路等方面趕超先進,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集成電路產業。近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開始著力扶持集成電路(芯片)產業,無論從資金規模還是扶持思路上都是空前的。之所以如此,既有國家安全的考量,更重要的是破除長久以來芯片市場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尷尬現實。借助4G的興起,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內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很有可能就此而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705.htm

          中央地方聯動促芯片國產化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報告明確指出,要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平臺,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主要有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區域,銷售收入占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九成以上。北京、上海、江蘇、深圳四個地區,位于三大產業集群區域的核心。據悉,新一輪集成電路產業扶持規劃二季度有望出臺,而上述地方政府則已經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力度,與中央形成聯動的態勢。

          2月8日,北京市宣布成立總規模300億元的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2月2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每年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扶持集成電路,并且正式實施《濱海新區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意見》及《天津市濱海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規劃》。

          3月4日,上海市經信委則啟動了集成電路設計人員專項獎勵工作。此外,江蘇、深圳等省市可能都將在兩會后出臺百億產業基金,由政府牽頭,吸納社會資本。初步預測,今后每年至少會有千億資本投資提振集成電路產業。

          相較以往而言,本輪政策不但扶持資金規模上空前,思路也將有明顯轉變。據《證券時報》報道,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主任周生明表示,資金重頭將放在企業龍頭核心項目上,不再進行分散式鼓勵扶持。

          “戰略”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集成電路(芯片)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等幾大領域起著關鍵作用,是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搶占的戰略制高點,尤其是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創新資源,競爭日趨激烈。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始終受制于人。據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3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5%,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同期我國原油進口總額約2196億美元。事實上,中國有十余年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石油,長期居各類進口產品之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也同樣指出,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芯片都靠進口。我國一年制造11.8億部手機,3.5億臺計算機,1.3億臺彩電,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芯片專利費用卻讓中國企業淪為國際廠商的打工者。

          以作為芯片主要載體的手機行業為例,由于高通壟斷了4核以上高端芯片,一部300元美金的手機,高通要拿走70元美金左右。因此,華為、TCL、中興等國內幾大手機廠商2013年的出貨量在國際上的排名盡管均在前六名之內,但利潤情況卻并不樂觀,要么微利,要么持平,甚至還可能虧損。

          此外,針對此輪扶持政策的起因,一位集成電路業內人士透露,本輪政策出臺起源于震驚全球的“棱鏡門”事件,高層意識到中國的信息安全面臨著嚴重威脅,我國軟硬件產業的底氣不足。

          國內芯片產業或由此崛起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3版)》顯示,2012年我國前10名芯片設計企業總銷售額為226.4億元人民幣,而高通2012年的營業收入為131.77億美元(830億元人民幣)。按此數據推算,我國前10家設計企業的總產值還不到高通的三分之一。

          另一份來自中國半導體協會IC設計分會的數據則顯示,在我國大陸地區年收入過億元人民幣的企業有124家,近七成的芯片設計企業年收入不足2000萬美元。資金投入不足,產業整合不到位等已嚴重影響了我國芯片業的健康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對此,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徐小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的芯片產業整合時代已全面來臨,以前那種散、多、小企業即將被大的企業集團所整合,國家下一步也將加大力度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產業環境將會得到極大改善,產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的高峰期。

          與此同時,在3G時代,高通等國外公司在專利方面享有絕對主導權。但現在4G時代,芯片國產化大勢所趨,群雄并起,讓人們也看到了國產芯片振興的曙光。加之,中央與地方政府空前扶持政策及全新思路,使得迅速成長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芯片企業成為可能。

          除此之外,集成電路產業在設計、晶圓制造、三個環節均需要大量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并且其成本結構中,人力成本都對其盈利能力有重要影響。而國內工程師紅利帶來的巨大成本優勢,就是發展該產業的比較優勢。總而言之,種種利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內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很有可能就此而崛起。



        關鍵詞: 中國芯 封裝測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富源县| 柏乡县| 板桥市| 安多县| 杭锦旗| 泗水县| 聂拉木县| 武汉市| 泽库县| 大城县| 阜新市| 绍兴县| 蒲城县| 台东县| 伊通| 仁布县| 仲巴县| 潢川县| 尚志市| 静海县| 措勤县| 霍邱县| 抚宁县| 乐业县| 长丰县| 洛扎县| 武义县| 赤水市| 沁阳市| 康定县| 塘沽区| 原阳县| 陆河县| 遵化市| 灵石县| 黄骅市| 乌审旗| 岢岚县| 东城区|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