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客機失聯對航空電子業的啟示
馬航失聯航班事件牽動國人,飛機和機上人員的命運和下落至今未明,我們都時刻牽掛著這架飛機上的每一個人,不停去搜索最新的消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592.htm而除了被動等待之外,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
已經有人選擇將不安和關注轉化成點滴的行動力——例如這次Tomnod 平臺上眾包尋找失聯飛機線索的項目。這個眾包項目背后的支持公司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微型成像技術企業 DigitalGlobe,該公司已經將5 顆分辨率達 0.41 米的衛星攝像頭瞄準失聯海域,目前已經覆蓋了3200平方公里的面積。高清影像已經發布到眾包平臺 Tomnod 上,并開放給公眾,公眾需要做的就是通過 Tomnod 上提供的圖片,標記可疑之處——如油污、或者是飛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判斷,對其他人的標記表示贊同或者反對。眾包標記的定位點也已經同步到專業分析師的手上,他們會找到最多標記的地點進行分析排查,給在現場的救援船隊和飛機提供搜查的線索。
除了為這些實際行動叫好之外,對于提高飛機安全等級、并為及時搜尋事故客機,我們航空電子業的工程師得到啟示了嗎?記錄飛機情況的黑匣子至關重要,找不到它一切都是未解之謎,我們能不能用新技術來安全高效的代替已60歲高齡的黑匣子?
目前,各行各業都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云計算、大數據將是發展方向。航空電子是不是也能應用下互聯網思維,把原本保存在黑匣子內的飛行數據記錄和艙聲錄音,安全保密的上傳至專用平臺,并在需要時把所記錄的參數重新放出來,供飛行實驗、事故分析之用?
科技在發展,“黑匣子”也應隨著科技共同進步。
附:關于馬航客機失聯原因的猜測
1,客機被機組人員劫持
2,機上無線電失靈,飛機迫降到荒島
3,飛機遇機械故障突然解體
4,炸彈恐怖襲擊
5,飛機單側引擎或機翼出現問題,在短時間內整個飛機失去控制急速墜落
6,被某國軍方擊落
7,飛機失事墜落在大海底
8,飛機進入了時空隧道或蟲洞
常識1:飛機失事前的一些預兆
1、機身顛簸;
2、飛機急劇下降;
3、艙內出現煙霧;
4、艙外出現黑煙;
5、發動機關閉,一直伴隨著的飛機轟鳴聲消失;
6、在高空飛行時一聲巨響,艙內塵土飛揚,這是機身破裂艙內突然減壓。
常識2:坐飛機時哪個位置更安全
格林威治大學制作的飛機安全位置圖:“紅色”較為危險,“橙色”中等,“綠色”相對最安全。
1, 靠門座位逃生率65%
2, 過道座位逃生率64%
3, 靠窗座位逃生率58%
4, 后排座位逃生率5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