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平板顯示產業展望:三個基本面解讀
回顧2013年,它是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383.htm在這一年里,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多條高世代線滿產增強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提高,面板自給率逐漸攀升,區域發展各具特色,產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軌道。Displaysearch分析師Robin認為,考慮消費終端大尺寸化趨勢,在面積需求上應該成長不錯;而終端市場需求如果能夠繼續恢復則對整個市場供需關系有極大的改善。DisplaySearch預測2014年平板顯示產業景氣,于2013年情況正好反過來,是前松后緊的關系。
展望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既有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量產進程穩步推進、本土配套能力不斷增強、面板企業經營狀況普遍好轉等有利因素,也面臨著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帶來經營壓力、終端產品需求變化帶動面板產業格局出現較大調整、國外企業利用知識產權武器對我國企業進行打壓等不利因素。
2014年國內平板顯示產業將繼續加快發展,開出了新的競爭格局。在新的一年中,筆者展望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形勢,對2014年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三個基本面作初步的判斷。
一、產業規模迅速壯大,自給能力顯著提升
據賽迪智庫預估,2014年,全球顯示產業將繼續呈現平穩發展態勢,預計將保持6%左右的增長。受益于國產面板產能擴大以及下游智能終端快速發展,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國內已建成高世代TFT-LCD(第6代及以上)5條,在建高世代線7條,預計2014年我國將有2條新的8.5代線投入量產。這使得我國面板在未來兩年全球市場占有率有望上升至20%,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受2012年關稅調整影響,貿易逆差大幅降低之后出現攀升,2013年前三季度貿易逆差為103.8億美元,同比增加11%,出口顯示面板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尺寸面板出口比例有所增加。2014年政策調整效應將逐漸平穩,貿易逆差有望進一步縮減。同時,隨著新建成高世代線的量產,國內面板供給能力將再次出現大幅增長,面板自給率有望超過40%。
2014年中國市場將呈現一片勃勃生機,在產能繼續擴充基礎上,中國面板廠也將在關鍵技術領域打破日韓技術壟斷,開創產業競爭新格局。國內面板產業領域將有三個特點。
1、大尺寸面板整體供需略有過剩
據群智咨詢預估,2014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供給量將達到8.8億片,供需比為6.3%,整體供需趨向小幅過剩,但局部市場或將出現結構性缺貨。面板廠需要通過更合理產品及生產布局,及適時的產能調配來維持各應用的供需均衡。
今年面板廠在電視面板的供給上呈現微幅增長,一方面因為部分尺寸獲利性低,另一方面產能的增長將由量的增加轉變為尺寸增大。2014年新增產能主要以8.5代為主,將主要用于生產42”,48”,49”,55”,65”等大尺寸面板,相應尺寸段的供給將相對充裕,而在6代和7.5代線生產的部分尺寸則將因產能受限有供應緊張可能性。
今年桌面顯示器市場在筆記本電腦的替代效應下,已處于飽和狀態,連續三年衰退。筆記本電腦市場則在平板電腦市場的侵蝕下,2013年開始大幅衰退,群智咨詢認為2014年筆記本市場的衰退趨勢將會減緩。對面板廠而言,2014年將紛紛下降對顯示器和筆記本面板的產能投入。而隨著手機及平板電腦逐漸往6代線以上世代線轉移,使得顯示器和筆記本面板生產受電視、平板電腦及手機應用的兩端排擠,2014年或將出現缺貨現象。
2、中小尺寸面板需求持續增長
據Gartner最新預測,2014年手機將引領整體設備出貨量,出貨將達19億部,比2013年增長5%。從2014年開始,包括平板電腦、混合設備和翻蓋式設備在內的ultramobile將成為設備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其增長率達54%。
全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且由于手機和Tablet面板相對于TV和PC面板利潤率較高,因此2014年將有更多6代線以上產能投入手機和Tablet面板的生產。另一方面,2014年部分的新增產能也將有部分投入Tablet面板生產。2014年Tablet面板需求量為2.8億,供給量為3.4億,則Tablet供需比將達到22.4%。供應大幅增加將使得全球平板電腦面板的供給大幅成長70%,盲目的大量投入或將導致2014年智能手機和Tablet供應過剩。
3、本土面板自給率不斷提高
中國面板廠雖起步較晚,然而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中國面板產業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據群智咨詢調查及評估數據顯示,中國面板廠大尺寸面板(7”及以上)全球市占率將從2013年的13%上升到2014年的20%,出貨量達到1760萬片;平板電腦面板的市占率將由2013年的11%提升到了2014年的25%。2013年中國面板廠電視面板自給率達到32%,隨著京東方、三星和LGD8.5代線量產,預估2014年國內電視面板自給率將達到40.3%。另一方面,面板材料的本土化趨勢,產業鏈的本土化比重將得到進一步提高。華星光電,京東方都將在2014年量產本土化材料比重超過60%的低成本產品。
4、本土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國有化率不斷提高
2013年,多條高世代線的投產帶動了上游材料和設備的發展,推動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背光源組件、驅動IC等配套產業的國產化進程,使國內平板顯示配套產業開始取得突破。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引導下,本地化配套能力不斷提升,骨干企業本地化配套率超過30%。2014年,本土化材料配套率有望超過40%,裝備本土化率有望提升至16%,總采購金額超過150億元。
二、“三國四地”鼎立局面形成國內各區域發展特色增強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顯示終端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各類電子終端產品產量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據賽迪智庫預計2014年,我國彩電產量將超過1.3億臺,其他電子終端產品也將持續增長,面板市場需求巨大。從全球整體供需的角度看,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面板企業放緩了產能投資,中國大陸則加強了投資建設,若能利用好從投資到產能釋放之間的1~2年準備期,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將迎來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進一步加快全球平板顯示產業重心向中國轉移的進程。
1、韓日臺及大陸“三國四地”各具優勢
2012年一番合縱連橫帶來產業格局的變化,越來越凸顯中國面板廠及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韓臺日為主的“三足鼎立”競爭格局將被韓臺陸日“三國四地”格局所替代。2014年~2015年期間,將是臺韓陸面板廠探索發展方向,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時期。“三國四地”的平板顯示產業各具優勢:韓系廠商強化垂直產業鏈優勢,并將重心轉移到中國國內。韓廠從上游材料到終端品牌都有著非常完善而強大的支撐。三星,LG的品牌更是從手機到電視都有占據全球前列,給面板帶來有效出??凇kS著中國市場的崛起,韓廠三星和LGD在中國蘇州和廣州分別建設了8.5代線面板廠,以取得參與中國國內市場競爭的優勢。臺灣廠商注重產品差異化布局,投資策略保守。臺灣面板廠群創和友達在面板世代線布局上較為完整,可以在不同世代線做各應用的最佳經濟切割產品,特別在液晶電視產品的布局上總是領先其他面板廠推出新尺寸產品。
同時臺廠也擁有全球最多的5代線和6代線產能,在中小尺寸方面也擁有成熟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加上折舊攤提基本結束,制造成本更具有競爭力。但另一方面來看,臺廠8.5代線較少,高世代產能不足,且因面板產業持續虧損而投資策略保守。將使得臺廠在下一輪的產業競爭中可能面臨巨大挑戰。中國面板廠發力,持續擴大投資,本土面板廠商憑借著主場優勢,將不斷擴大面板產能,趕超韓臺同業者。
2、國內各區域平板顯示產業各具特色
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京津塘、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鄂等四大產業聚集區都將擁有高世代線。為配合地區終端需求,各產業基地在面板生產線和產業鏈上下游布局方面均有所取舍,發展各具特色。京東方鄂爾多斯5.5代AMOLED面板生產線和采用金屬氧化物背板技術的合肥8.5代面板生產線將在2014年進入量產階段,屆時環渤海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將在新一代顯示技術的儲備和量產化進程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珠三角地區未來二年將有2條8.5代高世代線建成投產,進一步滿足廣東、福建等電視生產基地的面板需求,穩定供給。以重慶、成都、武漢為代表的川渝鄂地區著重在中小尺寸面板和觸摸屏方面展開布局,將進一步完善該區域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產業鏈建設。
三、顯示技術進一步提升OLED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在高新科技領航的顯示產業,歷來面板技術都是刺激消費需求的重要增長點,2010年以來更經歷了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期,如LED背光取代CCFL開始輕薄節能化發展;視覺體驗從2D到3D到裸眼3D;邊框從窄邊,到極窄邊框到無邊框;分辨率從HD,FHD到UD的極清發展;觸摸屏技術從GG到OGS再到Oncell,Incell;面板形狀也從平面到曲面;還包括面板廠數十年潛心研發的AMOLED大尺寸化及柔性顯示技術。另一方面,面板技術的發展也是尋求成本降低的重要途徑,如產品良率的提升,光罩數量的減少,簡化制程的UVrubbing技術,增加透過率的WRGB技術,以及被稱為LCD制程次世代技術的氧化物技術,都是以降低成本為最終目的。
1、TFT技術進一步發展OLED技術打破壟斷
在全球平板顯示產業整體增長趨緩的形勢下,新技術產業化以及新產品量產化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TFT-LCD技術方面,國內自主建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率先取得突破進展,骨干企業已將重心轉向低溫多晶硅(LTPS)和氧化物(Oxide)等背板演進技術的研發;在高分辨率、寬視角、低功耗和窄邊框等新技術上加大投入,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AMOLED技術也取得一定的進展。多種具有鮮明特色的LCD和AMOLED樣品相繼問世,110英寸4K×2K、98英寸8K×4K、65英寸氧化物背板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30英寸以上AMOLED顯示屏以及6英寸高PPILTPSTFT手機用顯示屏等產品處于國際先進行列。
2014年京東方將量產中國首支氧化物工藝的電視面板,天馬廈門、京東方鄂爾多斯及上海和輝,也將在同年逐步量產LTPS制程LCD及AMOLED面板,打破日韓臺廠對LTPS和AMOLED技術的壟斷,開創未來產業競爭的新格局。
2014年,我國平板顯示新技術量產進程將明顯加快。將分別各有一條低溫多晶硅和氧化物TFT-LCD生產線投入量產,多條AMOLED生產線建成投產,觸控顯示一體化相關產業布局進展順利,我國在高端面板生產能力將取得明顯進展。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國廠商將面臨韓廠國內量產線的競爭,中國面板廠必須持續強化自身競爭力,在產線產能的擴增之外,在生產成本、核心技術、產品規劃及產能配置上尋求更大的進步和突破,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2、終端顯示技術更趨多樣化
2014年顯示終端智能化將成為行業發展重心,包括手機,電腦,電視,穿戴式移動設備等的交互式體驗及資源共享將會成為顯示市場的熱點。電視智能化也將在2014年得到普及。據群智咨詢預估,中國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將從2013年的49%增長到2014年的78%。
2013年也是UD的起步期,而隨著UD電視成本及價格的下降,UD內容的豐富及產品尺寸和規格的完善,2014年將成為UD電視的快速增長期,2014年UD電視全球滲透率將提高到5.4%,而中國電視市場的滲透率將有望達到13%。
韓日廠商雖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的大尺寸AMOLED搭配氧化物制程技術,到2013年仍未實現大批量化生產。除了三星和LGD計劃2014年量產外,日廠索尼和松下已經宣布放棄合作研發。因此韓廠能否順利量產OLED電視是2014年最值得關注的行業風向標,不出意外的話,韓企三星和LGD在新的一年內將會有更多尺寸和規格的OLED電視推向大陸市場。
曲面電視備受關注,而LCD曲面電視和OLED曲面電視將一較高下。2013年,友達與索尼合作作推出65”UD曲面液晶電視,隨后長虹也推出55”UD曲面電視樣品,并計劃將在2014年正式量產。相對于OLED曲面電視,LCD曲面電視擁有誘人的價格優勢,具備更親民的價格。因此韓廠三星,LGD也計劃于2014年推出LCD曲面屏。
對2014年國內平板顯示產業三個基本面的判斷是基于2013年整個產業發展水平預測。在新的一年內,本刊從大尺寸面板、觸摸屏、OLED及顯示終端四個領域具體介紹2014年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趨勢。
2014年國內平板顯示產業在發展的同時,帶來的同時同樣需要關注。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供大于求的面板價格將下跌企業面臨考驗
由于液晶面板行業具有周期性波動的特點,價格會隨著景氣周期發生大幅波動。因此,隨著全球液晶面板市場逐漸成熟,面板價格長期下跌趨勢基本確定。2014年,面板需求將會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面板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韓國、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面板企業將憑借產線折舊完成和產業鏈完備的優勢繼續壓低面板價格,以保證市場份額和企業現金流,同時還將通過調整制程,推出高附加值的新型顯示產品,保證獲取高額利潤率。
由于我國高世代面板線建成時間較短,產線折舊壓力巨大,面板價格走向將對本土面板企業的經營情況產生重要影響。
(二)知識產權成為制約我國面板企業追趕世界水平的羈絆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3年發布的《液晶顯示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統計,液晶顯示全球專利申請前10位中,韓國企業2家、日本企業7家,我國臺灣地區1家,沒有我國大陸地區的企業。由此可見,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專利布局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快速壯大的產業規模相比,知識產權攻防體系建設迫在眉睫。2014年,如何提升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專利轉化率、靈活運用知識產權攻防戰中對抗博弈的規則和技巧、重視自主研發、積累核心專利成果將成為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知識產權建設的新任務。
(三)終端產品需求變化將帶動面板產品結構出現較大調整
2014年,電視、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用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呈現減量增長態勢,4K2K、超窄邊框、高開口率、高分辨等新技術將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主的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三星Galaxy系列和蘋果產品的帶動下,AMOLED、LTPS和氧化物等新興顯示技術應用將進一步加快,采用新技術的面板出貨量將出現2位數增長,其中AMOLED顯示屏營收在中小尺寸占比有望超過45%。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在新技術方面雖然已具有一定儲備,但產業化進程仍顯落后,面板產品結構的快速變化將直接影響我國平板顯示產業追趕世界先進的步伐。
(四)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對本土配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新型平板顯示產業中上游設備、零配件和材料附加值高、重要性強,關鍵材料和設備發展滯后將給產業帶來嚴峻考驗。與面板企業相比,國內材料廠商起步更晚、技術基礎薄弱,70%以上的關鍵材料和零配件仍依賴進口,核心工藝設備均被少數國外廠商壟斷,在基板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光學膜等上游關鍵材料配套方面受到的制約仍然較大。另一方面,我國上游配套企業基本屬于中小企業,技術與資本沉淀不足,技術研發投入有限,在與實力雄厚的國際大廠競爭中劣勢明顯。2014年,隨著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全球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大,材料與設備配套能力的缺失對產業發展的制約將更加凸顯。如何解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企業規模過小,缺少積累以及發展環境不甚合理等問題,是決定我國平板顯示產業下一步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針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問題,可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在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的同時,利用財政資金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支持;通過支持創新發展,推動關鍵技術進步。在現有的TFT-LCD技術研發和提高的基礎上,重視和支持新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同時重視自主知識產權的建設;通過引導產業集群,重視培育骨干企業。在加強區域布局和產業集群的培育的基礎上,支持以面板為中心,建設“材料-面板-模組-整機”縱向產業鏈,做優做強面板骨干企業,促進面板龍頭企業加強橫向合作;通過優化配套體系,提升自主發展水平。充分發揮面板制造核心企業的規模效益下,探討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垂直整合的可能性,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發展高端產品供應鏈,建立產業鏈聯盟,打破國外供應鏈的國際壟斷,加快玻璃基板、偏光片、驅動IC等配套產品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提高本地供應化率。最后,國內平板顯示產業要深化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大力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人才向大陸地區轉移,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大陸企業到境外以多種形式參與投資合作,在市場競合中提升核心競爭力。
LCD顯示屏相關文章:lcd顯示屏原理
lcd相關文章:lcd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