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技術的多按鍵狀態識別系統設計

        基于FPGA技術的多按鍵狀態識別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09-09-17 來源:網絡 收藏

          軟件去抖動過程說明:對狀態寄存器的2位數值做異或運算,即m=State_1 Xor State_2。若m=l,說明按鍵有動作,則令TimeDelay=1,啟動延時計數;若m=O,表明按鍵處于去抖延時或者平穩狀態。這時判斷TimeDelay,若TimeDelay=0,則按鍵處于平穩狀態;若0TimeDelayMaxDelay(最大延時設定值),則說明處于去抖計數中,TimeDelay繼續加1,當TimeDelav>MaxDelay時說明按鍵已經平穩,將結果送入編碼器模塊。軟件去抖關鍵代碼如下:

          3.2 編碼模塊

          以0、l表示按鍵通斷狀態,60個按鍵則需要8個字節;在實際中單鍵動作的概率遠遠大于多鍵同時動作的概率,若只對狀態發生變化的按鍵以8位編碼方式傳輸按鍵信息,則一個按鍵只需傳送一個字節,因此為盡可能地減少MCU的負擔,提高實時性,設計為只在按鍵發生狀態變化時才向MCU傳輸相應按鍵的編號和狀態數據。其編碼數據格式如圖6所示。

          狀態位lbit,0表示按鍵閉合狀態,1表示按鍵打開;數據6bits,即0X01~OX3C分別表示1~60個按鍵;lbit偶校驗位。這樣傳輸一次數據就可完成按鍵編號和狀態的傳輸。

          編碼器采用連續和隨機2種工作模式。連續工作模式每次掃描后對所有按鍵依次編碼,并獲取所有按鍵的當前狀態;而隨機工作模式在每次掃描后只對狀態發生變化的按鍵編碼。

          3.3 控制模塊

          控制模塊完成MCU與之間的功能控制,有2個作用:一是根據Scan信號選擇編碼模塊的工作模式,二是產生FIFO RAM的讀取操作時序。

          對于模式控制,Scan上升沿觸發控制模塊,使編碼模塊進入連續工作模式,掃描完成一周,控制模塊發送控制信號使編碼模塊進入隨機工作模式。

          對于讀取數據,控制模塊根據FIFO RAM的Data[7:0]是否有數據,置位Ready信號。有數據,Ready為低電平;無數據,Ready為高電平。RdClk為讀取時鐘,相當于確認信號,每讀完一個數據,發送一個脈沖。

          3.4 FIFORAM模塊

          與MCU通信的接口種類很多,可選擇串口、I2C、并口等形式,應用中可根據MCU資源以及項目成本、進度等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一種方式。該系統設計利用同步FIF0 RAM并口傳輸。FIF0 RAM模塊采用EDA軟件庫中的標準模塊。

          4 仿真結果

          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Quartus II仿真工具,其集成有與硬件實時操作相吻合的硬件測試工具。綜合仿真結果如圖7所示,系統時鐘SysClk為12 kHz,其仿真結果表明系統設計達到要求。

          5 結論

          提出基于器件,VHDL語言描述的特殊鍵盤設計方案解決遠距離、分散、多鍵動作狀態識別問題,極大節省PCB面積和MCU的I/0端口資源。模塊中掃描延遲、掃描間隔等參數可根據系統需求靈活改變,器件使得電路功能的擴展方便,具有極高穩定性和靈活性。這一方案已在實際項目中應用,經現場驗證性能穩定可靠。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西城区| 浠水县| 宁国市| 平塘县| 泽普县| 礼泉县| 蓬安县| 沂水县| 宝山区| 嵩明县| 德州市| 山西省| 武隆县| 崇仁县| 富平县| 南昌县| 永福县| 清河县| 扬中市| 甘孜县| 车险| 九江县| 紫金县| 洱源县| 柞水县| 津南区| 黔东| 平定县| 原平市| 阿克苏市| 北京市| 陇西县| 永胜县| 雷山县| 招远市| 定襄县| 那曲县| 大丰市| 维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