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3G手機網絡攝像機客戶端軟件設計
3 Android客戶端設計
Android是Google公司推出的針對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底層采用Linux內核,應用程序采用類Java語言編寫,并運行于類JVM虛擬機的Dalvik虛擬機之上。該系統具有開放源碼免費授權的優勢,功能完善和成熟,已獲得廠商的廣泛支持和大量市場份額。eclipse IDE開發環境友善,因此選用Android系統作為物聯網攝像機客戶端開發平臺。
Android程序一般由多個Activity、Intent、Content Provider、Service等程序框架組成,其中最基礎的是Activity活動類,該類相當于軟件運行時的一個頁面,在頁面之上可添加各種控件,如button按鍵、ImageView圖片、Text boxes、Lists列表等。除此以外還負責監聽系統事件,負責啟動其他的Activity類。在多個Activity類之間跳轉就需要用到Intent類,Intent類有兩個重要部分:動作和動作對應的數據。常用的動作有MAIN、VIEW、PICK、EDIT等,動作數據則以URI形式表示。通過Intent類還能傳遞參數,作用類似鏈條串起Activity類,Activity類跳轉圖如圖5所示。

解析視頻流須先由網絡獲取數據流,實現的方法代碼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需加上語句,表示程序擁有網絡的完整訪問權限。獲取每幀數據后繼承AndroidSDK中提供的viewr.SurfaceView類與graphic s.Canvas類,將收到的完整幀圖像按隊列順序不間斷地顯示在視窗框架類中,對人眼視覺幀率超過5 fps時即有視頻效果,到25 fps即是電影流暢度。對丁定點定位監控,經過測試出于節省帶寬費用考慮設定5 fps即能滿足基本需求,10 fps是較為合理參數。將編譯后應用程序安裝到手機中,Android實時監控截圖如圖6所示。

結語
本文描述了網絡攝像機的軟件設計與MJPEG算法原理,結合Android移動技術,開發了整套系統;并實際應用于驗證系統,取得了良好結果。期望在后續工作中涉足圖像識別算法、物體追蹤算法、人體行為偵測算法等圖像領域,使網絡攝像機變得更智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