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Lab Windows/CVI的PC與 DSP的串行通信

        基于Lab Windows/CVI的PC與 DSP的串行通信

        作者: 時間:2013-11-30 來源:網絡 收藏

          2.3 下位機DSP程序

          DSP的軟件開發可利用集成開發環境CCS3.1(Code Composer Studio),并采用C語言進行編程。利用DSP的SCI模塊實現的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DSP的程序設計可采用查詢法或中斷法來進行數據的收發,這里采用中斷方式接收數據,而用查詢方式發送數據。DSP收到PC機發送來的數據時,便轉入相應的中斷子程序,其中斷服務子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其串口SCI初始化配置如下:




          void SCI_Init(void)

          {

          SciaRegs.SCICCR.all=0x0007;//字符長度8位

          SciaRegs.SCICTL1.all=0x0003;//使能發送和接收

          SciaRegs.SCICTL2.all=0x0002; //使能接收中斷,禁止發送中斷

          SciaRegs.SCIHBAUD=0x00;//置波特率高8位

          SciaRegs.SCIHBAUD=0xF3;//置波特率低8位

          SciaRegs.SCICTL1.all=0x23;//使SCI退出復位

          }

          DSP收到字符串”~010105F0019D”之后,首先進行和校驗。如果正確,則根據功能碼和參數碼判斷PC機發送的是否是修改參數P的命令。然后提取數據”05F0'’,將其轉換為十進制數1520,再除以100即得到要設置的P值15.20;如果和校驗出錯,則要求主機重發。若PC機發送的是上傳數據的命令,則將發送標志變量send_flag置1,這樣,在主循環中,經過判斷后,便可向PC機發送數據。

          3 結束語

          本文利用LabWindows/CVI開發平臺編寫了上位機PC程序,同時利用CCS3.1開發環境編寫下位機DSP程序,然后通過RS232總線進行。利用這種方法設計的PC機與DSP的串行通信系統具有硬件結構簡單、成本低、實現容易等特點,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能夠很好地滿足PC與DSP的通信需求。參考文獻:

        [1].TTL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TTL_1174409.html.
        [2].MAX323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MAX3232_1107769.html.
        [3].RS-23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RS-232_584855.html.
        [4].RS232datasheethttp://www.dzsc.com/datasheet/RS232_585128.html.

        pid控制相關文章:pid控制原理


        c++相關文章:c++教程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土默特右旗| 松原市| 交城县| 贡觉县| 深水埗区| 土默特右旗| 上犹县| 黎城县| 灵武市| 达州市| 盈江县| 缙云县| 大港区| 罗平县| 临潭县| 内江市| 泸州市| 怀化市| 鸡泽县| 黄平县| 扬中市| 随州市| 阜平县| 杨浦区| 乾安县| 聊城市| 襄垣县| 张家口市| 南岸区| 林周县| 清原| 佳木斯市| 高台县| 三台县| 堆龙德庆县| 手游| 剑阁县| 兴宁市| 临潭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