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布線的綜合說明
2)接頭及插座
在每個工作區至少應有兩個信息插座,一個用于語音,一個用于數據。插座的管腳組合為 :12、36、45、78。
3)屏蔽占非屏蔽系統的選擇
我國基本上采用北美的結構化布線策略,即使用無屏蔽雙絞線十光纖的混合布線方式。
(1)屏蔽的含義
屏蔽系統是為了保證在有干擾環境下系統的傳輸性能。抗干擾性能包括兩個方面,即系統抵御外來電磁干擾的能力和系統本身向外插射電磁干擾的能力,對于后者,歐洲通過了電磁兼容性測試標準EMC規范。實現屏蔽的一般方法是在連接硬件外層包上金屬屏蔽,層以濾除不必要的電磁波。現已有STP及SCTP兩種不同結構的屏蔽線供選擇。
(2)屏蔽系統的缺陷
A.接地問題
屏蔽系統的屏蔽層應該接地。在頻率低于1MHz時,一點接地即可。當頻率高于 1MHz時,EMC認為最好在多個位置接地。通常的做法是在每隔波長十分之一的長度處接地,且接地線的長度應小于波長的十二分之一。如果接地不良(接地電阻過大、攔地電位不均衡等),會產生電勢差,這樣,將構成保證屏蔽系統性能的最大障礙和隱患。
B.系統整體性
屏蔽電纜不能決定系統的整體EMC性能。屏蔽系統的整體性取決于系統中最弱的元器伯。如跳接面板、連接器信息口、設備等。因此,若屏蔽線在安裝過程中出現襲縫,則構成子屏蔽系統中最危險的環節。
C.屏幕子流的抗干擾性能
屏蔽系統的屏蔽層并不能低御頻率較低的噪聲,在低頻時,屏蔽系統的噪音至少與非屏蔽系統一樣。
而且,由于屏蔽式8芯模塊插頭無統一標準,無現場測試屏蔽有效程序的方法等原因,人們一般不采用屏蔽雙絞線。
四、布線測試
局域網的安裝從電纜開始,電纜是整個網絡系統的基礎。對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測試,實質上就是對線纜的測試。據統計,約有一半以上的網絡故障與電纜有關,電纜本身的質量及電纜安裝的質量都直接影響到網絡能否健康地運行。而且,線纜一且施工完畢,想要維護很困難。
現在,普遍采用5類無屏蔽雙絞線完成結構化布線。用戶當前的應用環境大多體現在10M網絡基礎上,因此,有必要對結構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