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光技術的進展(四)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光技術的進展(四)

        作者: 時間:2013-10-08 來源:網絡 收藏

        取得進展

          另外,還出現了使的主角——硅自身發光的例子。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教授、納米光子研究中心中心長大津元一的研發小組2011年發現硅可以發光。

          據介紹,為硅通電,然后邊照射電磁波邊進行p型摻雜的話,就會開始受激發射。已確認利用該材料制作的硅LED能夠發光注5)。

          注5) 發光波長為1.1~1.5μm,能在大帶寬內發光。

          通過不斷優化元件,目前紅外光硅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超過了10%(圖9)。作為才開發2年的發光效率,即使與目前最新型白色LED的 30%左右相比,也已經算十分高了。雖然效率還比較低,但已制作出通過紅外光激光振蕩的元件,以及可通過紅色光、綠色光、藍色光等發光的硅LED。大津表示,計劃使可用于的紅外激光2015年達到10%的效率。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光技術的進展(四)

          圖9:實現與現有LED接近的發光效率

          本圖為東京大學大津研究室正在開發的硅LED和硅激光元件的發光效率提高情況。紅外發光硅LED的外部發光效率超過了10%,正在靠近現有LED的約30%。(圖由《日經電子》根據東京大學大津研究室的資料制作)

          通過這些技術開發,利用CMOS技術有望使半導體的任意位置成為光源。不僅是光傳輸,還能為顯示器等帶來巨大的影響。

          能否打破1000個的集成壁壘

          硅光子要想進一步發展還存在兩大課題。一是,使光元件和光收發器大幅實現小型化和低耗電量化的方法。另一個是,進一步實現大容量化的王牌——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的利用。

          在PECST等的研究成果中,光收發器的集成度目前有望實現526個/cm2,在不久的將來還可能會實現1000個/cm2(圖5)。但再往后,硅光子能否順利增加集成度就不得而知了。NTT特性科學基礎研究所、NTT納米光子中心中心長納富雅也表示,“硅光子的集成度存在1cm2約為1000個的壁壘”。

          這種看法的理由是,構成光收發器的各元件的小型化已經到了極限。尺寸小于20μm見方的元件在硅光子中基本無法實現。因為再縮小元件尺寸的話,漏出的光會大幅增加,能量損失就會迅速增加。

          瞄準芯片上的路徑控制

          對于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光密封效果高的光子晶體(PhC)技術。NTT利用化合物半導體制作出光子晶體,開發了多種主動光學元件(圖10)。目標是超越光收發器,在芯片上實現采用光存儲器等的主動路徑控制及簡單的信息處理等網絡。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光技術的進展(四)

          圖10:利用化合物半導體光子結晶實現大規模光集成電路

          本圖為NTT特性科學基礎研究所正在開發的、利用化合物半導體光子晶體的光傳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硅光子 硅發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新野县| 灌阳县| 昌平区| 中超| 新兴县| 马公市| 榕江县| 抚远县| 博罗县| 商南县| 香河县| 壶关县| 德惠市| 五河县| 怀远县| 大田县| 通化县| 综艺| 专栏| 石泉县| 汉源县| 北碚区| 滕州市| 贵溪市| 汉沽区| 花莲县| 商水县| 长子县| 盈江县| 嘉鱼县| 皋兰县| 孟津县| 嘉黎县| 张家口市| 北流市| 西青区| 浦东新区| 湖南省| 吴桥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