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294處理器的嵌入式PLC的設計(一)
四十多年來,PLC已成為實現工業控制的中堅力量。它的功能不斷完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對于工業控制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發展所發揮的作用無可估量。PLC以它的高可靠性和易操作性,主導了工控行業數十年。PLC雖然有著它固有的優勢,但面對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PLC要想生存,就必須突破傳統模式,積極求新求變以適應新的市場發展。而具有低成本優勢的嵌入式PLC,正好能夠滿足這一需求。所謂嵌入式PLC 是指采用SoC嵌入式片上系統芯片和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實現PLC功能,并能用IEC61131-3的標準編程語言編程的PLC.隨著高性能的ARM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發展,筆者設計了新一代微型嵌入式PLC.本文介紹了嵌入式PLC的體系結構,包含其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方案。
1 嵌入式PLC的硬件結構設計
1.1 微控制器芯片的選取
CPU是PLC的核心,它能夠識別用戶按照特定的格式輸入的各種指令,并按照指令的規定,根據當前的現場I/O信號的狀態,發出相應的控制指令,完成預定的控制任務。本設計選用的是Philips公司生產的LPC2294微控制器。LPC2294是一款基于32位ARM7TDMI-S,并支持實時仿真和跟蹤的CPU芯片,它帶有256kB嵌入的高速Flash存儲器,16kB 片內SRAM.LPC2294采用144腳封裝、具有極低的功耗以及多達112個通用I/O 口,9個邊沿或電平觸發的外部中斷引腳,最大為60MHz的工作晶振,多個32位定時器,PWM 單元,實時時鐘和看門狗,轉換時間低至2.44μs的8通道10位ADC、4 路高級CAN 接口, 另外具有2 路UART(16C550),高速I2 C (400kbit/s)及2路SPI總線。LPC2294豐富的硬件資源和完善的功能使這款微控制器特別適用于汽車、工業控制應用以及醫療系統和容錯維護總線等場合。
1.2 硬件系統的整體結構
本系統以ARM 芯片LPC2294為CPU,設計為14路PNP型輸入、10路繼電器輸出的基本模式。硬件總體結構包括:
電源及復位模塊、ARM 微控制器、Flash存儲器擴展模塊、開關量輸入輸出模塊、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RS485接口及CAN接口通信模塊等。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1.2.1 開關量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圖2所示為一路開關量輸入圖。此部分電路前端為R、C組成的一階濾波電路,防止外部干擾信號進入系統中。輸入端外接的輸入控制開關信號(直流24V)通過輸入點10.0經限流電阻輸入到光電耦合器(PC816)的輸入端,M 為輸入點10.0~10.7的公共輸入端。因P0.23口被設置為輸入模式且口線內部無上拉電阻,所以需要外接上拉電阻,防止口線懸空。當10.0輸入端為24V時,光電耦合器中的光敏二極管導通,光敏晶體管輸出端被拉為低電平,指示該路輸入狀態的LED被點亮,P0.23被置為低電平。當CPU訪問該路信號時,將該輸入點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的值置為 1.10.0輸入端為0V時,P0.23為高電平,當CPU訪問該路信號時,則將該輸入點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的值置為0.其余各個輸入點所對應的電路及工作原理均相同。
圖3所示為繼電器輸出模塊圖,圖中并聯在繼電器線圈兩端的二極管這里起續流作用。該模塊的工作原理如下:當內部輸出過程映像寄存器為1時,LPC2294端口P1.16輸出0,光敏晶體管導通,繼電器線圈得電,輸出點接通;反之當內部輸出過程映像寄存器為0時,端口P1.16輸出1,繼電器線圈失電,輸出點斷開。
需要注意的是,當LPC2294的GPIO 口初上電時,其輸出端口(如本圖中的P1.16)的電壓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