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利用PCB布局技術實現音頻放大器的RF噪聲抑制

        利用PCB布局技術實現音頻放大器的RF噪聲抑制

        作者: 時間:2013-11-14 來源:網絡 收藏
        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MAX9750實例分析:工程評估結果表明MAX9750 IC中敏感度最高的九個引腳:INL、INR、BIAS、VOL、BEEP、OUTL_和OUTR_。

        電容的作用

        舉所選IC的BIAS引腳為例。假定BIAS引腳在所感興趣的頻率下的抑制能力較差,則首先最該考慮的PCB設計是縮短從BIAS引腳至去耦電容之間的引線長度。 如果在優化引線長度后解調情況還不理想,則考慮在放大器引腳增加一個小的旁路電容(大約10pF至100pF)到地。電容的阻抗特性可在系統最敏感的頻率上(在本例中為2.4GHz)形成陷波濾波器。請參考圖1A中電容模型(C1)的阻抗特性。

        利用PCB布局技術實現音頻放大器的RF噪聲抑制
        圖1A. 非理想電容模型

        利用PCB布局技術實現音頻放大器的RF噪聲抑制
        圖1B. 非理想電容模型,阻抗特性

        如果C1為理想電容,則阻抗特性會隨著頻率的提升而下降(XC = 1/[2π x f x C])。但是,實際應用中并不存在理想電容。非理想電容模型(圖1B)的阻抗在自諧振頻率*下陷,然后隨著頻率開始上升。當頻率大于fo時,則電感分量開始增加(XL = 2π x f x L)。如果將電容作為濾波器使用,當接近或高于其自諧振頻率時,則此種特性將會令濾波效果變差。但是,如果選擇電容將特定的高頻分量旁路接地,則此時電容的自諧振特性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MAX9750實例分析:33pF電容加在BIAS針腳上,改善了RF抑制能力(平均3.6dB)。

        控制輸入引腳的噪聲

        通常,音頻放大器的輸入引腳總是RF耦合噪聲的源頭,所以要確保輸入引線的長度小于系統的RF信號波長的1/4。安靜的地層同時也會減少耦合到輸入引腳的RF噪聲。應在IC的各個輸入引線周圍布滿安靜的地層。此接地層有助于所選音頻放大器的輸入引腳與任意高頻RF信號的隔離。

        MAX9750實例分析:將輸入引線長度縮短三倍,并在左聲道、右聲道和PC-beep引腳上鋪上地層,將進一步改善了MAX9750 IC的RF抑制能力(圖2)。



        關鍵詞: PCB布局 現音頻放大器 RF 噪聲抑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龙游县| 红桥区| 台江县| 城口县| 龙山县| 闻喜县| 贵南县| 钦州市| 那曲县| 苏尼特右旗| 赣州市| 扶沟县| 惠来县| 老河口市| 思南县| 深水埗区| 铜陵市| 泰来县| 依安县| 宁河县| 柞水县| 阳东县| 义乌市| 关岭| 雅安市| 南汇区| 普兰县| 沾化县| 闵行区| 芜湖市| 泸西县| 嵊州市| 嘉黎县| 襄汾县| 江门市| 旅游| 阿鲁科尔沁旗| 霸州市| 伊春市|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