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編解碼技術顯神威 領航4K×2K時代
移動影像轉碼也愈來愈受歡迎。例如英特爾(Intel)的Atom Z2420--Lexington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及Atom Z2760--Clover Trail系統單晶片(SoC)都包含PowerVR繪圖及影像處理器,顯示英特爾致力于提供移動及嵌入市場完整的多媒體解決方案。
UHD 解析度提高了對高效率壓縮的要求,不論是經由播放或是網路上頻寬有限的頻道。同樣的原則也適用在PowerVR解碼技術,該技術能提供UHD @60fps,以無線顯示要求的高位元率(Bitrate)運作的水準。即使在4,096×1,744(2.35:1)所需的230Mbit/s極端位元率的情況下,該技術還是能提供理想影像品質,不必犧牲幀率。
HEVC技術也整合先進誤差處理及隱藏參數(Concealment Algorithm)以最佳化解決方案,特別能改善易受傳輸問題影響的螢幕顯示應用。不僅如此,該快速成長的市場也需要可支援多個標準和多重串流能力的處理器核心,因為裝置制造商一直都想要將最新及最好的多媒體選項整合進產品中。
最近矽智財業者已推出影像相關產品線,如D4500MP 和E4500MP,它們在整個處理流程中不但能維持品質,并支援對于高品質無線顯示頗為重要的4:4:4及4:2:2彩色解析度,因為它們大部分須要由三原色(RGB)轉換到YCbCr。例如簡單地混合影像及繪圖處理,視控調整顯示功能(On-screen Display, OSD),沒有4:4:4編碼,會造成很糟的顯示效果,因此,增加影像處理器核心的色彩深度和解析度,不只將提供客戶其產品差異化的途徑,也進一步增加運算效率,因為核心內大多數的影像處理是以10位元為單位。
例如,最近發表的UHD電視標準--國際電信聯合會無線通訊組(ITU- R)BT.2020便具備更多的色彩選擇,并增加位元深度(Bit Depth),因此在電視上展現的畫面明顯地比較好。雖然BT.2020仍在開發中,其帶來的優點會影響到UHD電視和HEVC更快速而廣泛地采用10位元色彩。
以上的優點大多和畫面品質有關,但運用業界處理器核心最大的益處是整體系統耗電。主機中央處理器(CPU)將較密集的多媒體處理工作卸載到影像解碼/編碼核心,可重新聚焦于其他工作上,甚至進入待機狀態,因此可以減少耗電,盡量拉長電池壽命,并增加計算平臺的反應度。
搭載高效能GPU 超高畫質智慧型電視應用多元化
現代繪圖處理核心支援廣泛的繪圖及計算的應用程式介面(API),可處理影像及加強由繪圖處理器(GPU)操作的影像解碼作業,因此卸載了主要CPU的工作,降低耗電及增加整體系統的效能。
在消費電子「智慧」革命的中心,高效能、超低耗電量的繪圖IP核心已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些GPU逐漸成為針對智慧型電視及機上盒系統單晶片設計的標準。例如,LG的H13處理器是第一個可運作UHD并以PowerVR Series6繪圖核心為主的平臺;此平臺的目標為高階智慧型電視,提供每秒超過一千億次浮點運算(100 GFLOPS)運算效能,同時為超高畫質解析度提供適切的填充率(Fillrate)。
未來的智慧型電視的介面會逐漸結合API,加上高效能硬體,在游戲中帶來近似相片般真實的效果、改善使用者的導覽過程,并提供優異的使用者介面(UI)。
以下只是智慧型電視某些強化的功能,并可在同一個GPU運用繪圖和運算API達成這些功能:
.進階游戲功能
只要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甚至游戲機中含有內嵌的高效能、低功耗繪圖處理器,所有的電子游戲,都很容易就可這些裝置之間轉移并使用。
.把影片和照片當貼圖處理
簡單地編輯相片、生動地表現頻道的變更、使用者定義的客制UI及子母畫面效果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