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英偉達、AMD恢復對華AI芯片出口,美國為何改變管制路線?

        英偉達、AMD恢復對華AI芯片出口,美國為何改變管制路線?

        —— 英偉達AMD“殺回”中國市場,美國為何改變對華AI芯片出口管制路線?
        作者:陳玲麗 時間:2025-07-1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7月15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解釋了特朗普政府為何改變允許向中國出售其人工智能的路線 —— 該策略是向中國公司出售足夠的人工智能,以便它們對美國技術“上癮”。

        “你想,賣給中國人足夠多的東西,讓他們的開發人員沉迷于美國的技術堆棧(tech stack),”盧特尼克說,“這就是我們的想法”,讓中國企業使用美國技術符合美國利益。此外,在接受美媒采訪時他表示,中國公司只能獲得的“第四好”,“我們不賣給他們最好的產品,不賣給他們第二好的產品,甚至連第三好的產品都不賣。”

        恢復對華芯片出口

        英偉達周一晚間表示,在特朗普政府表示將向其發放必要的出口許可證后,將很快恢復向中國銷售H20芯片,并將推出全新的面向中國市場的RTX PRO GPU。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已建立一個“白名單”系統,讓有意購買的中國企業登記,此舉是申請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在英偉達宣布其H20芯片在中國的銷售獲得美國政府批準后,也確認將恢復向中國出口其MI308芯片。表示,“我們最近收到特朗普政府的通知,向中國出口MI308產品的許可證申請將被推進至審核流程。我們計劃在許可證獲批后恢復出貨。”

        拜登政府曾引入全面的擴散規則,而特朗普政府雖然撤銷了拜登總統任期內實施的「擴散規則」,但對H20和MI308芯片實施了限制,而H20和MI308芯片均是為了響應美國出口管制規則而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

        今年4月,H20芯片對華銷售正式停止。與英偉達一樣,AMD此前一直受到美國政府提出的AI芯片出口限制的困擾。2025年4月16日,AMD提交的8-K表格當中披露,“2025年4月15日,AMD完成了對美國政府關于向中國(包含港澳)和其他D5國家出口特定半導體產品需要新許可的初步評估。出口管制涉及我們的MI308產品。AMD將會申請許可,但不保證可以獲得批準。”

        AMD曾指出這些措施可能使其在庫存、采購承諾及相關儲備方面損失約8億美元,AMD首席財務官胡錦(Jean Hu)還第一財季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由于4月的新一輪出口限制,AMD的2025財年營收預計減少15億美元。不過現在,隨著MI308即將恢復對華出口,這也意味著AMD的2025財年營收的損失將會比之前預計的15億美元要低上不少。

        這項禁令也導致英偉達沖銷55億美元庫存,黃仁勛今年早前在Stratechery播客節目中透露還因此放棄了約150億美元的銷售計劃。今年5月,黃仁勛表示近幾年的芯片限制措施已導致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優勢攔腰斬斷,從四年前的約95%下滑至50%以下。黃仁勛多次強調中國市場在英偉達全球增長戰略中極其重要,在上個財年中(截至1月26日),中國市場為英偉達帶來170億美元營收,占總營收的13%,成為其第三大營收陣地,僅次于美國和歐洲。

        英偉達預計恢復H20芯片的銷售將彌補今年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損失。因此,受H20芯片將在中國市場恢復銷售的消息提振,英偉達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一夜增加1618億美元,最新市值已經達到約4.18萬億美元,超過了微軟(3.7萬億美元)、蘋果(3.1萬億美元)和亞馬遜(2.3萬億美元),坐穩了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同樣,AMD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飆升近5%,與英偉達的漲幅相似。

        而黃仁勛持有英偉達約3%的股份,隨著英偉達股價迭創新高,他在全球富豪榜上的名次也節節攀升,根據福布斯富豪榜的實時排名,黃仁勛的凈資產周二增加了57億美元,達到了1486億美元。

        美國為何突然“想通了”

        此次政策逆轉對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而言,是一次重大勝利。數月以來,他一直致力于游說,希望能夠擺脫嚴格的出口管制,試圖打消出口芯片會幫助中國軍方或者情報機構的疑慮,他說中美兩國都不會基于對方的設備和技術來滿足軍事需求,更何況中國也有超級計算機等設備會滿足一定的需求,限制出口的意義不大。上周,黃仁勛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當面陳述了他的理由,隨后美國政府做出了改變。

        640.png

        白宮人工智能事務主管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為特朗普政府撤銷早期出口限制、允許英偉達和AMD恢復向中國銷售人工智能芯片的決定進行了辯護,稱此舉為一次戰略性的重新校準。在采訪中,薩克斯表示這一舉措將保持美國的全球科技優勢,同時遏制中國通信巨頭主導全球市場的努力,“我們可以奪走華為在中國的巨大市場份額,讓他們無法利用這一優勢進行擴張及參與全球競爭。這項政策經過精心設計,非常合理。”

        過于嚴格的限制可能會適得其反,此項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防止中國通信巨頭在中國市場一家獨大,并利用其市場優勢進行規模擴張。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芯片分析師斯泰西·拉斯康(Stacey Rascon)認為,如果英偉達不能在中國銷售產品,美國將把中國AI市場交給華為。而黃仁勛也強調,華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過去幾年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們在計算方面非常強大,也在網絡技術和軟件能力方面令人難以置信,中國AI就在美國身后,世界上50%的AI研究者是中國人。

        路透社指出,在AI訓練所需的GPU市場上,英偉達正面臨來自華為等中國本土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但由于其CUDA計算平臺的不可替代性,許多中國科技巨頭依然高度依賴英偉達。技術主導的關鍵是開發者,英偉達希望世界各地的開發者都在他們的平臺上開發,“如果想讓美國領導全球AI革命,并繼續成為世界領導者,我們需要的第一件事是,每個AI開發者都建立在美國(英偉達)的技術體系之上。”黃仁勛強調,你的技術越無處不在,你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你的開發者越多,你的技術就會越無處不在。所以現在的策略就是賣“剛剛夠用”的產品,讓中國開發者對美國技術形成依賴,這背后是一個生態系統的綁定,也是美國企業一向玩“賣標準”的思路。

        黃仁勛曾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兩三年甚至數年,中國AI市場價值將達到500億美元。“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它能帶來收入,帶來稅收,也能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對英偉達H20芯片的出口管制實際上是近期中美貿易談判中的“談判籌碼”,美國重啟向中國出售H20芯片與稀土磁鐵交易有關。但是,這個說法目前沒有看到中方的回應。不過,稀土始終可以作為一種戰略級的談判籌碼,和美國的芯片制裁保持對抗。H20開綠燈有利于中國企業商業應用或者行業模型訓練,也不會阻礙中國自主研發芯片,可以看成“先用兩條腿走路”,把H20在國產芯片完全替代前作為過渡產品使用。

        640-2.png

        壓力再次給到國產廠商

        從全球范圍來看,經過多年發展,全球已基本形成由英偉達和AMD組成的“一超一強”寡頭壟斷格局,在綜合技術實力、銷售規模、資金實力、人員數量等各方面優勢明顯。GPU設計和生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硬件架構設計、IP/SoC芯片設計、封裝設計、軟件架構設計、驅動程序及基礎軟件等多個不同專業領域,具有非常高的行業技術壁壘。目前,國產GPU芯片企業在技術積累、產品性能、 人員規模、產業化經驗等各方面,相比英偉達、AMD等國際領先企業均存在較大差距。

        雖然H20基于上一代架構Hopper,性能指標和最新的Blackwell架構芯片有較大差距,但其性能領先于絕大多數國產AI芯片,且支持英偉達軟件生態,AI開發成本最低。DeepSeek爆火出圈后,應用加速落地的預期也帶動頭部互聯網廠商搶購英偉達H20。有信息指,某供應鏈公司人士展示一則網傳消息顯示:“H20僅開放庫存,目前方案是售完無補,且需大廠配合提交BIS禁令申請詳細到所需數量,大廠內部在評估此事風險,或考慮通過IDC提交申請。目前看并不改變后續閹割產品路徑。”

        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缺席的這段時間里,以華為打頭陣的AI算力芯片進展神速,業內有消息稱,華為新一代昇騰910C通過先進集成技術,已能實現與英偉達H100性能相媲美。

        640-3.png

        H20在萬卡級MoE模型上的效率略遜于華為昇騰910B,但其通過動態負載均衡算法和冷熱KV緩存分層技術,在256專家規模下仍能保持85%的集群利用率,適合中小型企業的輕量級MoE部署。此前,英偉達為應對昇騰910B的強力競爭,曾下調H20芯片價格一度比910B便宜10%左右。

        供應鏈方面,國際市場調研機構Omdia 2024年末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英偉達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買家分別是微軟(48.5萬枚)、字節跳動(23萬枚)、騰訊(23萬枚)、Meta(22.4萬枚)、亞馬遜(19.6萬枚)、xAI(19.6萬枚)、谷歌(16.9萬枚)。在英偉達H20被禁之時,國產AI芯片訂單增多。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AI芯片在數據中心的份額從12%增長到25%。

        今年上半年,國產GPU“四小龍”摩爾線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和沐曦集成等紛紛加速IPO進程,據摩爾線程和沐曦集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摩爾線程營業收入分別為4608.83萬元、1.24億元、4.38億元,沐曦集成營業收入分別為42.64萬元、5302.12萬元、7.43億元,幾乎都實現了倍級增長。

        近些年,芯片性能的“閹割”讓英偉達在中國建立起的市場競爭優勢不斷變弱,這次重回中國市場單靠H20翻盤可能還是差點意思,頂多能清一波庫存。但是,黃仁勛也留下一句懸念:“未來12個月,英偉達在中國還會有更多驚喜。”業內消息稱,英偉達計劃在2025年9月推出性能再降25%的B30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構,無NVLink),單價降至6000-8000美元。

        有消息稱,英偉達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出貨數百萬塊B30。其生產速度受限的部分原因在于使用了GDDR7顯存替代HBM,并進行了其他技術調整以滿足出口合規要求。即便性能下降,中國市場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大家都在尋找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推理解決方案,對于中國龐大的用戶群體來說,新款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低成本計算的選擇,預計B30的能效比起H20會高出30%,采購成本低40%。

        很明顯,英偉達瞄準了中國更廣闊的AI市場,推出針對性的設計,英偉達的歸位讓中國GPU和AI芯片市場風云再起。英偉達重新發力中國市場對于國產GPU廠商們的未來營收增長來說,可能會造成難以避免的短期直接壓力,中國廠商們需要更加努力來提升自身技術水準和產品力以應對競爭,從「被動替代」轉向「主動創新」進行突破。但從宏觀來看,已經形成的國產替代勢能并不會被改變,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于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AI服務器市場預計外購英偉達、AMD等芯片比例會已從2024年約63%下降至2025年約42%,而中國本土芯片供應商在國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預期2025年占比將提升至40%。

        若按算力供給計算,IDC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芯片算力已占據1/3市場份額,2025年一季度進一步上升至40%,預計年底可能超過50%,與國際芯片廠商對半開。今年5月份,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沉睡的巨人覺醒》報告給出了更樂觀的預期,截至去年,中國AI芯片自給率僅為34%,但預計到2027年將飆升至82%,一個自主可控的AI算力體系生態正在快速形成,比外界預期的速度更快。未來的國際關系不確定性依舊很多,不斷加強自身實力是掌握更多市場話語權的前提。


        關鍵詞: 英偉達 AMD AI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淳安县| 德保县| 故城县| 台北市| 武平县| 疏附县| 蛟河市| 巫山县| 大方县| 和硕县| 乐东| 黄浦区| 大新县| 定边县| 德格县| 南江县| 平原县| 漳平市| 将乐县| 额尔古纳市| 大竹县| 牡丹江市| 乌拉特前旗| 泗洪县| 泽州县| 民勤县| 江永县| 尚志市| 浪卡子县| 宝兴县| 左权县| 平南县| 渑池县| 唐海县| 漳州市| 通海县| 伊吾县| 湖州市| 永平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