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對話送車直播,這家平臺如何驅動硬科技未來?
2025年7月3日,在世強硬創十周年送車直播間,私募大咖但斌發表題為《扎根中國,走向世界,不辜負偉大時代》的演講,提出“2025年將是AI應用端爆發的元年”。他認為,AI正從基礎積累邁向實際落地,將重塑硬科技格局。隨后在與世強硬創總裁肖慶的圍爐夜話中,圍繞“AI+,穿越周期的力量”,深入探討了在當前人工智能時代浪潮下,AI將給中國硬科技行業帶來的影響和機會。
硬科技與價值投資:時間與生態的雙核驅動
但斌指出,硬科技的成長與價值投資理念高度契合,核心在于長期主義。他以英偉達為例,剖析成功背后的兩大關鍵:
1.時間:硬科技企業需在資金、技術、人才上持續投入,類似馬拉松式的積累。英偉達自1993年創立,歷經30年技術迭代與市場驗證,方成就今日AI算力霸主。
2.生態:半導體行業依賴產業鏈協同,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及應用場景需緊密配合。生態建設需長期協作,上下游共同努力方能鑄就護城河。
在與肖慶的對話中,但斌強調:“投資要緊跟時代步伐,聚焦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他認為,AI浪潮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關鍵在于選擇正確賽道,堅持長期主義,擁抱復利增長。
AI元年:中國硬科技的全球機遇
但斌預測,2023-2024年是AI基礎層(算力、算法、數據)的積累期,2025年起,應用端(如無人駕駛、人形機器人)將迎來指數級增長。他以特斯拉FSD和人形機器人為例,指出AI正在從“奇點臨近”走向現實應用,深刻改變產業格局。肖慶補充:“中國硬科技占全球40-50%的份額,AI驅動下,機器人、自動駕駛、工業4.0等領域正日新月異。”他提到,世強硬創平臺上每天涌現令人驚嘆的創新力量,也印證了AI對硬科技的顛覆性推動。
針對觀眾提問“中國能否出一個英偉達”,但斌樂觀回應:“中國年輕人的創新力極強,一旦突破光刻機等瓶頸,工程應用的創新將催生偉大企業。”肖慶補充:“許多中國硬科技企業已在路上,世強硬創已與超1000家領先半導體和AI芯片公司合作,深度服務2000+頭部客戶,服務生態正在加速成型。”
平臺賦能:世強硬創的長期主義實踐
世強硬創平臺自2014年成立,專注電子產業技術服務,十年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研發服務平臺,助力硬科技企業創新,積累100萬工程師用戶,鏈接1000家品牌原廠,構建覆蓋電子行業上下游的生態體系,為企業和工程師提供研發與采購全鏈條支持。直播中,總裁肖慶表示,平臺通過AI賦能,打造從研發到采購的閉環服務,助力企業高效創新。
直播中,總裁肖慶表示,平臺通過AI賦能,打造研發到采購的閉環服務,助力企業高效創新。這一模式與但斌的投資哲學高度契合:深耕優質賽道,構建深寬護城河,拓展生態優勢,實現長期價值。
在回應觀眾提問時,肖慶強調,平臺十年深耕技術服務,積累多項專利并形成獨特技術生態,未來將繼續賦能硬科技產業鏈,助力企業突破創新瓶頸。
“工程師福利,送車20輛”活動以積分積累為核心,鼓勵用戶深度參與平臺服務,提升研發效率。企業認證用戶通過選型、方案設計、采購等行為積累積分(例如研發一次獲500分),首輪5位中獎者獲近25萬元購車補貼。世強硬創十周年送車直播不僅是一場工程師福利活動,更是對AI與硬科技未來的深入探討。以長期積累為核心,平臺通過技術支持和產業鏈協作,助力中國企業在AI浪潮中抓住機遇。用戶可繼續參與積分積累,共同推動硬科技的創新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