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2024年全球超過一半的SiC晶圓可能來自中國

        2024年全球超過一半的SiC晶圓可能來自中國

        作者: 時間:2023-10-24 來源: 收藏

        2023年,中國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實現歷史性突破。 在)晶體生長領域,尤其得到國際IDM廠商的認可,中國廠商產能大幅提升。 此前,來自中國的材料僅占全球市場的5%。 然而,到2024年,預計將搶占可觀的市場份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10/451962.htm

        該領域的主要中國公司,包括SICC、TankeBlue和三安,幾乎都將產能擴大了千倍。

        我國大約有四到五家從事晶體生長的龍頭企業,為測算我國SiC晶體生長產能提供了依據。 目前,他們的月產能合計約為60,000單位。 隨著各公司積極增產,預計到2024年月產能將達到12萬單位,年產能預計為150萬單位。

        與預計2023年全球SiC晶圓供應量約為170萬片相比,預計中國2024年的供應量可能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

        據多位行業人士和市場研究機構統計,SICC和TankeBlue合計占據全球約5%的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全球四大領先廠商——Wolfspeed (60%)、Coherent (15%)、Rohm's SiCrystal (13%) 和 SK Siltron (5%)——持有的份額要大得多。

        此前,不少市場研究機構對中國制造商的產能、實際產量、質量持懷疑態度。 盡管如此,博世、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企業都與SICC、TankeBlu、三安等企業簽約、組建合資公司,可以看作是中國實力和品質的保證。 這間接表明中國在SiC材料供應鏈中的參與度正在快速增長。

        目前,全球SiC晶圓市場主要采用150毫米晶圓。 隨著中國制造商的迅速擴張,預計到2024年該行業可能會發生重大轉變,導致SiC芯片不再面臨過去的嚴重短缺,并且隨著中國制造商新產能的投入,可能導致價格顯著下降 。 這種情況可能會給競爭力較弱的制造商帶來挑戰,特別是那些產量低且生產成本與市場平均定價不符的制造商。

        面對新的競爭格局,歐美SiC材料供應商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了融資活動,唯恐被淘汰。 由于SiC市場過熱,中國政府還對2023年新進入者的審批流程進行了復雜化。這些限制不僅適用于SiC材料,還適用于硅晶圓,從而阻止了一些成熟的SiC設計公司擴展到SiC領域。 硅晶圓行業,即使其主要股東包括歐洲汽車供應鏈的龍頭企業。



        關鍵詞: SiC 碳化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龙泉市| 乐山市| 交口县| 古田县| 湘西| 泰和县| 雷州市| 高密市| 巴中市| 利津县| 宜良县| 新民市| 高青县| 佛冈县| 英德市| 和政县| 喀喇| 温宿县| 包头市| 霸州市| 玉屏| 留坝县| 丹寨县| 休宁县| 马公市| 旺苍县| 肇庆市| 襄垣县| 珠海市| 商丘市| 隆林| 无为县| 广元市| 乌鲁木齐市| 长汀县| 色达县| 施秉县| 玛曲县| 庆城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