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市場分析 > 汽車芯片會過剩嗎?

        汽車芯片會過剩嗎?

        作者: 時間:2023-10-17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曾幾何時汽車缺芯引發了以功率半導體、車用 MCU 為代表的芯片擴產潮。在 2023 上半年期間,功率半導體的主導產品 IGBT 的總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13.0%。一條新的芯片產線從開始建設到最后投產需要 3 年時間,長于大部分科技產品的擴產周期。更是如此,如今的出貨量增加反映了先前各個公司的擴產已經有了實際產出。然而,不久前有機構預測汽車半導體已經不再短缺,而各個廠商的擴產有可能會讓汽車芯片市場走向過剩的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10/451623.htm

        從 2023 年開年以來,以消費電子為首的市場就一直下行,開始汽車半導體市場還能保持堅挺。但隨著 2023 年過半,一直說著「下半年會好」的消費市場似乎沒有迎來轉機。這也讓行業對汽車市場的擔憂開始增加。

        9 月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今年 9 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 57.8%。那么汽車芯片是否會像消費電子一樣迎來過剩問題?

        :不再短缺?

        受下游終端需求疲軟的影響,在今年前三季度,晶圓代工廠去庫存的進度明顯低于預期。不過,好現象是目前整個晶圓代工行業的行情走勢已經從「量價齊跌」轉為「量增價跌」的局面,這說明整個晶圓代工行業去庫存的高峰已過,目前已經處于去庫存的尾聲階段。

        TrendForce 研判,晶圓代工成熟制程產能利用率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緩步回升,相較臺、韓業者,中芯國際、華虹集團 8 英寸廠產能利用率復蘇狀況將較產業平均快,預計 2024 年 8 英寸廠平均產能利用率約 60% 至 70%,但仍難以回到過往滿載的水平。由于半導體產業復蘇不及預期,IC 設計廠與 IDM 廠商依舊要面對新增產能及庫存去化的問題。TrendForce 認為下半年 8 英寸晶圓廠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探,該機構預計產能利用率將保持在 50% 至 60%。

        TrendForce 調研表示,受庫存問題、旺季拉貨效應尚未發酵,車用與工控芯片不再短缺。數據顯示,無論是大公司還是二三線公司的表現均較上半年差。就整體市況的發展而言,原本需求較穩健的日系、歐系 IDM 廠商于今年 Q3 進入庫存修正周期,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 8 英寸廠產能利用率的整體復蘇時間再度遞延。

        市場調研機構 DIGITIMESResearch 調查結果顯示,汽車行業缺芯的情況自 2022 年第四季起逐漸改善,電源管理芯片、CMOS 影像傳感器、嵌入式多媒體卡、顯示驅動 IC 交期陸續松動。

        與之相對的是汽車芯片需求的客觀增長。億歐智庫在 8 月分布的《2023 中國車規級芯片產業創新研究報告》中提出,到 2025 年,燃油車平均芯片搭載量將達 1243 顆,智能電動汽車的平均芯片搭載量則將高達 2072 顆。正是這樣的增長讓行業內公司的需求持續增加產能,從這一點來看要判斷汽車芯片能否過剩還要看汽車市場的增長情況。

        各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政策的驅動下實現了市場的迅速成長。2009 年年初,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試點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給予補助。2012 年,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對購置補貼政策作了進一步明確。

        2018 年后,國補政策進入調整期,新能源乘用車續航里程補貼「門檻」持續上升,推動產業走向高端化發展。一方面,低續航能力的新能源乘用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另一方面,對電池能量密度、車輛能耗等要求逐漸趨于嚴格,并將其作為影響單車補貼金額的重要因素。

        2022 年 12 月 31 日,根據財政部、工信部等部門 2021 年底公布的通知,國補政策正式終止,該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這標志著「插電混合動力車 4800 元/輛、純電動車 12600 元/輛」的國家財政補貼正式退場。

        2023 年國補退場,這期間新能源汽車產量和市場銷量連年增長。從 2009 年到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5294 輛增長到 688.7 萬輛,產銷量近 8 年穩居全球第一。企查查數據顯示,2013 年至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從約 5100 家躍升至 23.94 萬家,增長 47 倍。截至 2023 年初,中國現存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數量達 60.58 萬家,比亞迪、小鵬、蔚來等自主品牌受到消費者高度認可。

        中國新能源汽車受政策驅動的迅速發展讓美國也開始采用政策去激勵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久前,美國財政部發布了新指南,概述了汽車經銷商如何讓客戶從 2024 年 1 月開始即時獲得電動汽車折扣。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降低電動汽車成本的最新舉措,希望更多人購買電動汽車。在新指南的引導下電動汽車的價格可能降低多達 7,500 美元,而客戶不必等到報稅才能申請抵免。

        美國希望通過立即申請信貸說服更多的人在下次購買時考慮電動汽車。這將有助于實現到 2030 年使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 50% 的目標。電動汽車倡導者表示:「簡化的流程將有助于整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發展。」

        國產車用芯片捷報連連

        一邊是車用半導體是否產能過剩的討論,一方面國產車用半導體的進展頻頻傳來。

        吉利集團旗下高端品牌領克汽車推出的領克 08,搭載芯擎科技自主研發的兩顆車規級 7 納米量產芯片「龍鷹一號」。領克汽車宣布首款二代產品領克 08 搭載了兩顆中國首款自研車規級 7 納米量產芯片「龍鷹一號」。在 9 月 21 日的蔚來科技日上,蔚來汽車發布 7 納米制程激光雷達主控芯片「楊戩」,并宣布將于 10 月開始量產。

        今年以來業內已經很少出現因芯片短缺而導致工廠停產的情況,但全球汽車芯片供需關系并沒有達到完全平衡,IGBT 和 MCU 仍緊缺。

        汽車芯片在 2023 年 1-6 月的出貨合計中,車載模擬芯片出貨量同比增長 28.9%,汽車 MCU 同比增長 25.1%,車載邏輯芯片同比增長 24.8%。按金額計算,所有產品都保持了 20% 以上的增長率。在 2022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同比增長 3.2%,而汽車芯片市場同比增長 20.3%。而且,在整個半導體市場陷入負增長的今天,這種高增長仍在持續。

        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汽車制造商們都無法按計劃生產,面臨前所未有的大量訂單積壓。如果不進行超出訂單的生產,訂單剩余量就不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去采購半導體,可能很難感受到「短缺問題已經解決」。

        羅蘭貝格預計 2023 年全球汽車芯片供給仍將有 8% 到 13% 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汽車芯片短缺的現象會長期存在,但會逐漸放緩。預計到 2025 年汽車芯片總供給可達 8.46 億個,需求短缺縮小到 3%~5%。對于未來市場發展,羅蘭貝格認為,芯片產業鏈布局結合研發技術優化,是長期解決缺芯的根本。

        車用芯片公司尋找新動能

        要看汽車芯片的未來,還要看看市場哪些因素將有可能影響汽車半導體。

        目前美國汽車 OEM 市場,因飽受品牌車廠罷工風波的影響,導致新車供應量價同受考量,消費者紛紛轉買二手車,這也推動了汽車零部件 AM(售后維修)與 OES(售后原裝配件供應)市場需求擴增,同步推升了車用零部件廠商的接單動能。

        9 月 1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 年)》。方案提出,2023 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售量 2700 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 900 萬輛左右。

        9 月 21 日,商務部將圍繞重點領域,推動出臺支持汽車后市場發展等一批政策舉措,為消費加快恢復增添動力。10 月 11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的數據顯示,9 月的汽車產銷延續增長態勢,產銷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9 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285 萬輛和 285.8 萬輛,環比均增長 10.7%,同比分別增長 6.6% 和 9.5%。1 至 9 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2107.5 萬輛和 2106.9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7.3% 和 8.2%。至 9 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已經分別完成 87.9 萬輛和 90.4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 16.1% 和 27.7%,市場占有率超三分之一,達到 31.6%。

        中汽協指出:伴隨政策組合拳效應逐步顯現,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積極因素累計增多。還剩下最后三個月,汽車市場的總體行情基本上已經落定。從數據來看,整體行情確實很樂觀,中汽協預計今年的汽車總產銷量,將可能超過 2017 年的 2888 萬輛,達到 2900 萬輛左右。



        關鍵詞: 車用芯片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延长县| 兰州市| 类乌齐县| 公主岭市| 涞水县| 石嘴山市| 密云县| 景德镇市| 浦县| 九龙县| 扶余县| 平阴县| 涟源市| 淮阳县| 青海省| 永春县| 武邑县| 瓦房店市| 大名县| 平泉县| 玉树县| 彰化县| 都安| 于田县| 汶上县| 玉屏| 清远市| 承德县| 曲阜市| 涿鹿县| 遂平县| 泰州市| 千阳县| 方山县| 宽城| 肥乡县| 呼伦贝尔市| 铁力市| 黄石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