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平板PC六大黑科技公布:有技術才有好體驗
過去三年,隨著居家網課的需求增多,PC和平板在這三年間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增量。據統計,2022年PC和個人電腦出貨總量就達到了驚人的4.34億臺。這個數據看似兇猛,但實際上相比2021年的出貨近5億臺,已經出現了13%的下降。可以預見,隨著全球生產和學習的復蘇,失去居家辦公和網課推動的PC和平板行業將面臨出貨量的大幅收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2/443507.htm如何要在逆勢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成為了PC平板行業所關注的問題,作為2022年度中國平板市場整體份額第二、中國平板主流檔位份額第一的華為則是站在行業的領先地位,思考整個行業前進的方向,以創新技術引領行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2月9日召開的華為平板PC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上,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分享了華為在智慧辦公產業發展中的“破”與“立”,并深度向與會者闡述了未來智慧辦公技術發展新趨勢。華為以超級終端、移動應用引擎、PC應用引擎、多屏同色顯示技術、Metaline天線、HUAWEI M-Pencil六大黑科技為平板PC賦予全新的智慧辦公新體驗。
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優騰,這是一個網絡熱梗,也是平板電腦使用場景的真實寫照。但華為認為,在混合辦公時代,多設備、多場景辦公已經成為常態。傳統的平板、PC設備之間哪怕是最簡單的文件傳輸都需要借助第三方軟件來完成,這顯然無法滿足智慧辦公時代的用戶需求。
為了打破設備孤島的現狀,華為通過將鴻蒙分布式組件的平臺能力進行垂直整合,并依托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任務調度等鴻蒙分布式技術,成功打破了生態間的壁壘,從而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而全新的交互體驗也帶來了更多復雜的辦公場景,為了進一步推動智慧辦公發展,滿足多場景辦公需求,在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方面華為進行了全方面的優化升級,這就是華為首次公開公布的,平板PC的六大技術發力方向。
超級終端打通多設備交互,辦公效率加倍
手機、平板、PC三者之間存在了一個漸進的互動關系,日常我們用觸摸的方式使用手機,用鍵盤鼠標輸入的方式使用電腦,而平板就介于觸摸與鍵鼠輸入的中間層。本質上,它可以是一臺輕量化的PC,同時又是一臺高性能的手機。但遺憾的是,傳統平板與PC的生態受限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始終無法打通生態的壁壘。而華為提出的超級終端通過革命性的分布式技術,打破了生態之間的藩籬。同一個賬號下的,每個設備都能互相成為對方的功能模塊。以平板和PC之間為例,用戶可以在平板上遠程操控電腦,反之也可以在PC遠程加載出平板上的APP。正在PC端編輯的內容能在平板電腦中無縫接續、手機上瀏覽的新聞,也可以一鍵接續至平板閱讀。
不同設備之間,互相讀取文件、圖片、視頻、文字等內容,就像瀏覽本機存儲一般方便。甚至兩臺設備都無需加入到同一個局域網,只要在同一個空間中即可高速地互相分享文件。這種綜合的體驗,是前所未有的。
移動應用引擎與PC應用引擎 一屏盡享兩種生態
隨著辦公邊界的日益模糊,手機、平板、PC這三大類設備承載了大量不同的工作內容。舉個例子,我們使用PC端制作一個Deck的時候,需要用到抖音APP上的某段視頻或截圖。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拿起手機,錄屏或截圖然后再發送到PC上。過去你甚至都沒有察覺到這種多設備的切換是割裂的,但現如今只需要在華為PC上的應用市場,下載手機的APP并打開使用。這就是華為移動應用引擎,從底層實現了Windows系統與移動App的兼容,在一個屏幕內盡情享受兩種生態。
與此同時,華為在平板端也開創了PC應用引擎技術,將Windows上的優秀辦公軟件完美移植到平板端,從而滿足消費者在平板端也能體驗到桌面級原生應用的愿景。以WPS為例,桌面級原生體驗包括UI原生體驗、窗口隨處懸停、窗口自由縮放、觸控交互、鍵鼠交互等體驗,幾乎讓你無法分辨究竟是在用PC還是平板。
盡管在PC上運行移動APP這個技術,微軟在最新的Windows11操作系統中也有集成,但普通用戶至今無法便捷體驗。而且微軟在國內并沒有軟件市場的合作伙伴,本土化的體驗也是短板。
華為智慧辦公解決方案高級總監辜志力博士向我們大致介紹了轉譯的原理,現階段的PC移動引擎有兩層,一層是華為自主的轉譯算法,另一層是英特爾的。在華為的PC上,這兩層是結合在一起工作的。而微軟的兩層全都是自研的,甚至系統都是自家的,從本質上應該體驗是優于華為的。但華為的優勢是對用戶的洞察,所以各家的切入點不同。
從技術的本質上來說,X86架構去兼容ARM軟件生態,需要二次轉譯源代碼。這就面臨了軟件打開和運行效率的問題。據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介紹,華為在很多年前就投資了一家海外的指令轉譯公司,目的就是讓PC上運行移動APP的體驗更好。而且,華為擁有足夠優秀的軟件市場可以支撐優秀的本土化體驗。
多屏同色顯示 色彩統一更精準
既然手機、平板、PC等設備實現了無縫的互聯互通,那么流轉數據的同時,顯示效果是否一致成為華為面臨的重大挑戰。眾所周知,手機屏幕在技術革新上走的相對激進,主流手機很早就普及了OLED屏幕,而大部分平板和PC的屏幕還停留在LCD階段。這就會導致跨設備間的屏幕色彩準確度、色溫、色域、對比度等參數完全不同。甚至同一個型號,不同批次的屏幕,顏色表現也不相同。這個痛點對于普通用戶可能只是略有不適,但對于經常后期修圖,并需要在不同設備上查看確認顏色的攝影師或UI設計師來說,這個行業難題是相當致命的。
為此,華為首創了多屏同色技術方案,通過最新的CIE2015標準結合自研的3D lut算法與自研了色彩管理軟件,成為windows陣營首家攻克了跨屏顯色一致難題的廠家。現如今,不論是HarmonyOS系統還是Windows系統,用戶都能看到更加統一且準確的顏色。
華為Metaline天線 網速更快更穩定
對于平板PC來說,還有什么痛點是存在很久但又被忽視的呢?——信號!
以通信技術起家的華為,在網絡信號方面相比其他品牌有著更高的要求。很多人都遇到過,同一個位置,別人的電腦可以高速的瀏覽網頁,而你的電腦時不時的會出現斷流和掉線。究其原因,筆記本的內部存在一定的電磁干擾和線路輻射。通常這種干擾在網絡信號覆蓋優秀的時候,并不會表現的很明顯。一旦信號出現衰減,這種干擾的影響就會被放大數倍。
華為以類基站通信技術為基礎,創新性地利用Meta技術設計出了高效率、多頻段天線,使得單個天線可以集成多個頻段,同時具有更高的效率。華為Metaline天線作為一種全新的天線結構,采用電路濾波設計、優化布線設計、電磁擋墻設計,避免各種信號對天線的干擾。從而讓筆記本不但網速更快,還能保證長時間穩定運行。
除了天線的效率更好,目前在華為Wi-Fi技術的加持下,兩臺華為設備無線互傳文件的速度可以到達80MB/s。在采訪中,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透露,未來華為將推出自主研發的短距通信芯片,這種無線傳輸體驗會有更大的提升。
HUAWEI M-Pencil 打造全新書寫體驗
很多人使用平板進行辦公,最看重的就是相比鍵鼠和觸摸之外的第三種操控方式——觸控筆。
書寫和繪畫并不是只有專業用戶才需要的功能,使用筆進行會議記錄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會議內容,因為許多一瞬間的靈感你可能不知道怎么表達,但你可以通過一個圖形來快速的記錄。以筆者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當我們進行一款APP的設計時,很多功能、界面和交互邏輯是無法用文字準確描述的,這就造成了你想要的和你表達的,以及設計師接收到的信息,永遠不能一次匹配。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大家討論的同時,將所說所想畫下來,并通過注釋達到準確高效的信息傳遞。
與其他品牌使用通用手寫筆解決方案不同,華為與多所高校、研究所的深入交流,最終打造出“透明微晶彈性體筆尖”,從而帶來了更好的書寫體驗。搭配最新的華為旗艦平板MatePad Pro11英寸,書寫繪畫體驗相比上一代得到了極大地提升,劃線偏差從0.15mm優化至0.1mm,提升30%。在2月9日召開的華為平板PC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上,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青年藝術家蓮羊,向大家展示了她第一次使用華為MatePad Pro跨應用取色功能完成的巖彩風數字繪畫作品,使中國傳統色能夠直接應用上色到她筆下的山海經神獸上。從而證明了,技術的進步發展,省去了更多繁瑣的繪畫步驟和專業要求。平板成為大眾化的數字創作工具,可以讓更多人聚焦享受創作的樂趣。
總的來說,自15年前華為發布首款中尺寸屏類數碼相框開始,華為不斷優化、升級自身技術,通過超級終端、極致全面屏、移動應用引擎等技術,以生態創新掀起了平板PC行業的巨大變革,正是這種“破”與“立”讓華為穩居中國平板第一陣營,也讓華為筆記本銷量逆勢增長,從而實現了2022年Q1至Q3市場份額增長120%的驚人數據。實際上平板和PC早就進入到性能過剩時代,消費者更換這些設備已不再僅僅因為卡頓或者損壞,更多的是追求新的功能和體驗。華為的平板與PC賦予消費者的早已不是產品本身的功能價值,而是在設備協同、生態融合、智慧辦公等衍生價值。
在已經到來的智慧辦公時代,辦公既是高效的也是融合的。未來的辦公場景已經不在是,PC只負責工作,平板只負責娛樂,華為正用打破傳統的研發與設計思路,為整個行業在平板和PC的創新形態、創新生態、創新體驗方面指明了方向。
最后預告一款全新的產品,華為即將推出一款搭載HarmonyOS 3的家庭平板:HUAWEI MatePad SE 10.4 英寸,影音娛樂、兒童教育樣樣精通,適合全家人使用,僅售1299元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