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TechInsights對于“碳化硅JFETs原子探針層析成像”的探討

        TechInsights對于“碳化硅JFETs原子探針層析成像”的探討

        作者:Stephen Russel (單位:TechInsights的Sr. Process Analyst_Power Devices) 合著作者:Ramya Cuduvally(單位:CCEM和麥克馬斯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Brian Langelier(單位:CCEM和麥克馬斯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2-12-0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去年,通過一系列博客展示了電氣特性的力量,對于揭示碳化硅器件規格書遠遠不能提供的碳化硅器件特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12/441340.htm

        分析半導體摻雜的技術多種多樣,例如:

        ·        掃描式電容顯微鏡(SCM ),我們經常將它包含在我們的功耗報告中,這為我們提供了大面積的相對摻雜物分析。

        ·        掃描式電阻測定(SRP)和二次離子質譜(SIMS)可以給出定量分析,但是尺寸有限。寬度小于1μm的摻雜濃度的絕對值很難辨別。

        ·        原子探針層析成像(APT)是一種非常適合小面積分析的技術,它允許在原子尺度上進行三維成像以及化學成分分析。它可以給出關于同時存在的離子的深度剖面和質譜的生動剖析。

        APT功率

        APT的工作原理是將場蒸發(FE)原理與飛行時間質譜(TOF-MS)相結合。離子到達檢測器的順序和它們的(xy)坐標已知的情況下,可以應用簡單的基于幾何投影的算法來最終實現樣本的3D重建。APT可能提供介于0.25-1.25nm的高空間分辨率,具體取決于所分析的材料。

        同預測一樣,APT的靈敏度只受計數統計的限制,如果探測足夠大的體積,靈敏度可以達到10原子ppm 因此,APT是一種強大的3D元素繪圖技術,有可能產生接近原子級的分辨率和接近單個原子的檢測效率。

        UnitedSiC第四代SiC JFETs庫中已經收集了大量分析:而這些分析內容可以在我們的訂閱中的SiC電源電路布局報告、電源要點摘要和工藝流程分析里找到 該產品還是前一篇博客的主題,也是關于討論SiC產品電氣特性測試超過規格書的參數范圍的博客系列的一部分。目前,和加拿大安大略省麥克馬斯特大學加拿大電子顯微鏡中心(CCEM)的同事們合作,以開展更深入的分析。

        CCEM擁有各種最先進的電子和離子顯微鏡,以及CAMECA局部電極原子探針(LEAP4000X HR(圖1)。這些儀表有助于研究各種材料的納米特性和現象,包括金屬、合金、半導體、陶瓷、礦物甚至生物材料。

        特別是對于半導體器件的分析,除了元素的定量3D映射和各種層/界面的可視化之外,APT數據還可以揭示有趣的細節,例如摻雜劑對缺陷的分離、納米尺度特征和界面的濃度分布、局部成分等。反過來,這些信息可以提供對器件性能/故障及其制造工藝的寶貴分析。

         image.png

        1CCEMCAMECA LEAP 4000X HR

        目標分析器件–UnitedSiC第四代SiC JFET

        UnitedSiC UJ4C075018K4S的額定電壓為750 V,導通電阻(RDS.ON)為18mΩ TechInsights之前的博客描述了這個設備的好處。

        UnitedSiC第三代產品的3.03 mΩ.cm2相比,這些技術進步帶來了更低的1.32 mΩ.cm2的導通電阻(RDS.ONSP)。這不僅低于UnitedSiC的上一代產品,也低于我們迄今為止觀察到的任何650 V SiC MOSFET。(還要注意,這實際上是一個750V的設備)

        2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橫截面圖像中可以看到UJ4C075018K4SJFET陣列結構。圖3中的SCM圖像顯示了相對摻雜以及溝槽側壁底部和沿著溝槽側壁的p型柵極接觸。我們著重研究這一區域(特別是在溝槽底部)。

        image.png

        2UnitedSiC UJ4C075018K4SSEM截面圖

        image.png

        3UnitedSiC UJ4C075018K4S的掃描式電容顯微鏡(SCM)圖像,詳細顯示了相對摻雜劑濃度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在SiC中的p-type摻雜比例研究一直是具有挑戰性的。鋁(Al)是最佳的候選受體,但是注入Al4H-SiC1400退火時電激活率小于10%,需要1600退火才能接近100%激活。

        p-type摻雜比例相關的挑戰和相關問題,例如來自注入的壽命致命缺陷和來自高溫退火的晶格畸變,這就是我們至今仍未見到商業上可用的雙極型功率半導體器件(例如SiC中的IGBTs)的重要原因。

        UJ4C075018K4S裝置的APT

        實現FE所需的表面電場的幅度可以高達數十 V/nm,這在實驗室設置中幾乎不可能實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PT樣品基本上被制備成針狀體的形式,其頂點直徑為50-100納米量級,這樣一些kV的應用就可以產生所需的表面電場大小。因此,APT樣品制備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需要專用儀器。使用高度聚焦的高能離子束(通常是鎵或氙)實現關注區域(ROI)的目標提升和成形,同時使用掃描電子束使其成像。

        使用雙光束蔡司透鏡NVision 40 Ga光束)銳化的SiC JFET APT樣品的SEM圖像如圖4所示。

        image.png

        4:可用于APT分析的Si JFET樣品SEM圖像

        當前研究的目標是量化SiC JFET溝道中的p型摻雜劑,并且顯現其在溝道中的3D分布。兩次成功的APT實驗分別收集了3400萬和3700萬個離子。確認p型摻雜劑是Al。在解決質量峰重疊后,可以在合理的誤差范圍內對每個樣品中的Al含量進行定量,并得出1e-19 atoms/cm3的平均值(表1)。同一個表中還顯示了每次實驗測定的SiCAl含量。

        image.png

        1:由APT確定的JFET門區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APT重構揭示了Al在柵極區域內的極不均勻分布,這表明它與SiC中的晶體缺陷分離(圖5)。這些缺陷可能是離子注入工藝的結果,每個這樣的簇中的Al原子的數量包含大約1000Al原子。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這種設備通道內的局部和隨機不均勻組合不可取,因為它們可能增加設備性能的可變性,并最終降低可靠性。

        image.png

        5(a)基于SEM圖像獲得的分析體積的APT重建,顯示在(b)具有Al > 0.35 ROI內的等濃度表面, %, 突出顯示了JFET柵極區內的富鋁團簇。

        總結

        這項工作證明,APT可以用于從半導體器件中獲得高度局域化的信息。未來,TechInsights希望擴展我們的分析,以研究沿側壁的摻雜劑分布、SiC/SiO界面的質量和Ni硅化物門內部的局部成分變化。

        References

        ● Atom Probe      Tomography of Silicon Carbide JFETs (Part One) (TechInsights) 2022.

        ● Going Beyond      Datasheets; Benchmarking and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iC FETs (Part      One) ( TechInsights) 2021.

        ● B. Gault, A.      Chiaramonti, O. Cojocaru-Mirédin, P. Stender, R. Dubosq, C. Freysoldt,      S.K. Makineni, T. Li, M. Moody, J.M. Cairney, Atom probe tomography, Nat. Rev. Methods Prim. 1 (2021) 51.

        ● B. Gault,      M.P. Moody, J.M. Cairney, S.P. Ringer, Atom Probe Microscopy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pp. 299–311.

        ● W.      Lefebvre-Ulrikson, F. Vurpillot, X. Sauvage, Atom probe tomography - Put      Theory Into Practice, Academic Press, 2016.

        ● UnitedSiC      Introduces New SiC FET Devices Based on Advanced Gen 4 Technology (UnitedSiC Website) 2020.

        ● UnitedSiC      750 V 18 mΩ SiC FET Power Floorplan Analysis (PFR-2101-804) TechInsights, 2021.

        ● UnitedSiC      UJ4C075018K4S 750, 18 mΩ Gen. 4 SiC FET Power Essentials (PEF-2101-801) TechInsights, 2021.

        ● UnitedSiC      UJ4C075018K4S 750 v 18 mΩ Gen. 4 SiC FET Process Flow Full (PFF-2103-802) TechInsights, 2021.

        ● UnitedSiC      4th Generation JFET Technology Demonstrates Record Breaking Performance,      Where Next? (TechInsights) 2021.

        ● UJ4C075018K4S      Datasheet (UnitedSiC Website) 2022.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绥宁县| 阜康市| 德庆县| 什邡市| 南汇区| 内江市| 北票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临朐县| 呼和浩特市| 称多县| 讷河市| 垦利县| 秭归县| 诏安县| 湖南省| 嘉义县| 隆安县| 淳化县| 峨眉山市| 丁青县| 潼关县| 龙海市| 正定县| 甘孜县| 华蓥市| 武冈市| 三门县| 阜宁县| 容城县| 都匀市| 通河县| 简阳市| 台中市| 建阳市| 行唐县| 东海县| 惠州市| 华坪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