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業界動態 > 俄科學家用人工智能破譯古代典籍

        俄科學家用人工智能破譯古代典籍

        作者:環球時報 時間:2022-09-20 來源:新浪網 收藏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蒙古學、佛學和藏學研究所收藏有藏文和蒙文古文獻十余萬冊,稱得上是古代智慧寶庫,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文字被翻譯成俄文。目前,該研究所東方手寫文獻和刻本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已開始破譯這些古代典籍,他們使用了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9/438373.htm

          教系統“閱讀”

          “目前,我們正教系統閱讀藏文”,該研究所所長巴扎羅夫(Boris Bazarov)院士介紹說,“為此掃描了500頁手稿和刻本(木刻板印刷古代書籍),然后通過使用將藏文轉換為拉丁字母的威利(Wylie)系統手動輸入拉丁字母。”這500頁文獻成為神經網絡“教材”,程序員教神經網絡記住圖像并將其與隨附文本相關聯。培訓只用了2個小時,神經網絡就通過了考試,已能以94%的準確率識別藏文。不過,科學家們并不滿足于此。

          “藏文文字特點在于音節文字,而非字母”,東方手寫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林奇諾夫(Oleg Rinchinov)說,“刻本與其他文獻的不同之處在于多相性——有的地方刻得比較清晰,有的地方刻得比較模糊。而且,這些文獻還受到歲月蠶食。目前,還沒有達到文本識別的最高準確率。”科學家認為,可將準確率提高到99%,但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都需要大量細致的工作,例如要將準確率提高到95%,需要多用上千個示例“教”神經網絡,準確率從95%提高到96%則需要用上萬個示例。因此,該項目至少延長了5年。相比之下,一個藏學家翻譯一部作品需要3年到10年。

          古代智慧寶庫前景廣闊

          “這是世界上首次嘗試解譯藏文”,巴扎羅夫院士介紹說,“翻譯典章和醫學文獻等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古代知識,而且使大量材料得以通用。盡管該項目延期,但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提高文本識別的準確性。之后,我們借助神經網絡就能輕松地將原始文獻翻譯成其他語言了。”

          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Alexandr Sergeev)和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院長帕爾蒙(Valentin Parmon)不僅從文化角度,還從實踐角度對古代智慧寶庫的前景予以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醫學書籍中的處方可用來制作生物活性添加劑,還可以制藥,這對在布里亞特共和國建立生物醫學產業集群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藥學家的啟示

          “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治療瘧疾的新藥獲得諾貝爾獎。這種藥是從青蒿中提取的,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巴扎羅夫舉了一個現代人使用古代知識的鮮活例子,“藏族智慧還包含多少造福人類的發明?我們很快就會知道。我們發明這個算法,實現系統工作穩定后,一定會開始破譯古蒙古文文獻。我相信,我們在這方面也會取得科學突破。”他說。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蒙古學、佛學和藏學研究所收藏的古代藏文和蒙古文典籍、檔案文件、音頻、照片和視頻屬全球最大規模之一。這些稀有珍品收集了上百年。藏品中有十多萬冊藏文典籍和7000冊古蒙古文文獻,包括哲學、醫學和宗教文學。最古老的文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這些珍品中有約170部獨立醫學著作,涉及冥想方法、針刺療法、外科手術和藥理學,其中只有10%被譯成了俄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马龙县| 定襄县| 利津县| 勐海县| 益阳市| 吕梁市| 祥云县| 三江| 泸溪县| 琼结县| 二连浩特市| 雅安市| 大竹县| 尉犁县| 乌鲁木齐市| 宁南县| 台中县| 富蕴县| 囊谦县| 洛扎县| 平乐县| 沙洋县| 桐庐县| 安平县| 汽车| 株洲县| 民县| 湾仔区| 绵阳市| 南安市| 温州市| 神农架林区| 漠河县| 合山市| 察隅县| 东丽区| 平阴县| 东安县| 贵州省|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