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8吋晶圓缺貨有解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12日發布的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Global 200mm Fab Outlook)中指出,全球半導體廠從2020年初到2024年底可望提升8吋晶圓廠產能達120萬片,增加幅度達21%,屆時可達到每月產能690萬片的歷史新高,可望緩解供需失衡。
目前全球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仍然供不應求,雖然部份業者因此轉向12吋廠投片,但成本效益仍然無法與8吋廠相比,所以包括晶圓代工廠及IDM廠仍積極擴充8吋晶圓產能。不過,隨著新增產能逐步開出,包括茂達、致新、富鼎、大中、杰力、臺半、強茂等業者可望受惠,電源管理IC或功率組件出貨將同步擴增,對營收及獲利成長帶來明顯幫助。
SEMI表示,8吋晶圓廠設備支出繼去年攀升至53億美元后,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齊心克服芯片短缺問題,各地晶圓廠保持高水平運轉率,2022年預估總額仍可達49億美元的亮眼成績。而涵蓋自2013年至2024年共12年期間的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中亦指出,因產業推動產能擴張和升級,累計支出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SEMI全球營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晶圓制造商未來5年將增加25條新的8吋晶圓生產線,以滿足各式仰賴半導體組件相關應用,例如模擬IC、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包括金氧半場效電芯片(MOSFET)在內的功率半導體、微控制器(MCU)和傳感器等,以因應5G、車用電子、物聯網持續成長的應用需求。
報告中提及,今年晶圓代工廠將占全球晶圓廠產能50%以上,其次是IDM廠的產能,包括模擬相關的19%及離散/功率組件的12%。以區域來看,今年8吋晶圓產能以中國為大宗且占比達21%,其次為日本占比16%,臺灣和歐洲/中東則各占15%。
SEMI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列出超過330座晶圓廠和生產線,包括前次去年9月更新以來47家晶圓廠、64處更新信息。設備投資預計到2023年為止均可維持30億美元以上高點不墜,其中晶圓代工占總支出54%,接著為離散/功率組件占比20%,和模擬占比1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