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2021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帶你看智能物聯場景落地三大關鍵價值鏈節點

        2021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帶你看智能物聯場景落地三大關鍵價值鏈節點

        作者:e星球 時間:2021-09-1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智能物聯網(AIoT)大概囊括了這個世紀人類對美好未來想象的一切場景——AI+IoT,實現萬物智聯化。越來越多的行業及應用將AI與IoT結合到了一起,AIoT行業規模快速成長。根據物聯網智庫援引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預測AIoT行業規模達5815億,增速達52.7%,2021年、2022年預測規模將實現6548億、7509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9/428271.htm

        目前AIoT已經成為各大傳統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最佳通道,也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物聯網”是個筐,啥都可以往里裝——紛繁的AIoT到底如何促進產業的發展?里面到底有哪些關鍵要素?或許,從一個目前最熱門、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產業可以簡化分析——自動駕駛趨勢下的汽車,正在成為一個大號的AIoT 。

        2021慕尼黑華南電子展

        10月28-30日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2021年9月7日-12日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攜手慕尼黑博覽集團(Messe München)打造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正在慕尼黑火熱進行中。來自全球的汽車知名品牌攜全新產品吸睛亮相,展示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大趨勢。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更是展示了與10個項目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與AIoT結合的無人駕駛泊車項目——“自動代客泊車(AVP)”。不難看出AIoT已經成為新時代汽車廠商競爭的核心技術賽道,這些各具噱頭的功能特色,以AIoT應用而言可以大致歸結創新傳感器下的感知數據、超強算力平臺支持下的智能化,以及網聯應用下的人機互動。以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物聯網產業鏈從產業鏈價值分布看,感知層和連接層占比35-50%,平臺層占比20%,應用層占比達30%-40%。

        1631691183580652.png

        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

        傳感器進入“升級打怪”時代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汽車是在一個未知的動態環境中運行,需要事先構建出環境地圖并在地圖中進行自我定位,而執行同步定位和映射過程的輸入則需要依靠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來提供必要的空間感知,以便在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實現自動駕駛。目前,汽車上的傳感器主要分為攝像頭、超聲波、短/中程雷達、遠程雷達和激光雷達。隨著汽車自動駕駛層級的逐漸演進,作為智能駕駛之眼的傳感器數量越來越多。

        而事實上,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是公認的自動駕駛的三大關鍵傳感器技術。與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相比,激光雷達具備強大的空間三維分辨能力,在用于道路信息檢測的傳感器中,激光雷達在探測距離、精準性等方面比毫米波雷達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看到國產造車“新勢力”小鵬P5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感知硬件達到33個,其中就包括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和13個高清攝像頭,大大降低了主駕駛的駕駛壓力,讓駕駛更省心。

        攝像頭由于在結構和功能性方面最接近于人眼,因此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元素并在輔助駕駛功能上發揮著積極作用。博世在環境感知方面搭載了各種技術,并為駕駛輔助系統研發人工智能(AI)攝像頭,讓攝像頭在沒有路標的情況下,也能夠精準探測道路邊緣是否能夠通過。此外,博世還優化了傳統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并拓展了其應用范圍。

        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攝像頭和電子控制單元為車輛提供3D環視技術。多攝像頭系統可提供車輛周圍360度高分辨率視野,域控制器通過處理四個攝像頭的圖像來創建3D環視圖像,呈現出車輛周圍環境的連貫3D視圖。

        相關資料顯示,L4級別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數目可達29個,L5級別時將達到32個。長期看來,行業將開發更完善的傳感器解決方案來減少傳感器數量和成本,同時未來集成化的智能傳感器將被用來管理高度自動駕駛所需的大量數據。傳感器融合和3D定位等高級功能將在中心化運算平臺上進行,預處理、篩選和快速反應則很可能直接在傳感器內完成。

        汽車自主決策時代

        AIOT正在成為算力怪獸

        當傳感器充當汽車眼睛的角色,感知道路上的行人、車輛與障礙物,及其與自己的距離,這意味著汽車將創建大量的數據。此外,需要迅速處理的數據不僅來源于傳感器,還來源于高清地圖。海量數據讓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算力面臨增長的驚人,如果算力不足汽車將無法從龐大的感知數據中思考得出正確的決策,也就無法執行安全合理的操作。

        自動駕駛決定了更高的算力需求,解決方案唯有加大對高算力芯片的投入。據了解,特斯拉第一代FSD(完全自動駕駛)芯片算力為72TOPS,已于2019年量產。今年7月,國內地平線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征程5高算力計算芯片,其單顆芯片AI算力達128TOPS,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計劃于2022年量產。黑芝麻智能在前不久宣布A1000 Pro自動駕駛芯片流片成功,算力達到106TOPS,最快2022年年底實現車型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車聯網逐漸普遍化,以太網將成為汽車主干網支持自動駕駛和車間、車路通信對數據流量的日益增長的需求,而聯網汽車產生的海量數據和云之間的通信則需要MCU提供強大的實時計算能力和資源。當前,包括車載系統、駕駛員座艙、輔助系統、便利功能等都需要MCU。

        作為國產MCU的代表廠商之一,芯旺微在該領域已經持續深耕數年時間。基于KungFu內核的32位MCU產品主要面向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和loT三大領域。其中,32位的車規級MCU運算能力可以做到48MHz和120MHz,主要面向汽車的車載控制、汽車照明、智能中控、智能座艙以及電機與電源等。此外,針對智能座艙面板上的一些人機交互,芯旺微還推出了車規級的Touch Key型MCU,能夠幫助用戶更好的去實現智能座艙的虛擬按鍵,形成觸摸按鍵功能。

        兆易創新旗下MCU產品也正穩步進入車規市場,積極拓展在汽車領域應用。據了解,兆易創新第一顆車規級MCU產品已流片,該產品主要面向通用車身市場,預計年底左右提供樣品供客戶測試,2022年中實現量產。

        此外,自動駕駛的發展也帶動了存儲器需求的快速增長,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位儀表板,以及在路端、云端等細分領域均需要大量的存儲器,東芯半導體、兆易創新、君正等企業也將因此受益。

        網聯生活移動家

        智能聯網加速豐富應用場景落地

        汽車自動駕駛有兩條實現路徑,一種是單車智能,另一種是車路協同。單車智能模式對于汽車廠商而言,需要不斷增加激光雷達、毫米波等傳感器的投入以確保實現準確的感知,意味著車輛成本的提升。而如果車輛通過車聯網實現車與車的連接,以及車與路邊的路況、智能燈光和行人等的連接,則可以大幅提高汽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當前,車聯網主流無線通信方式包括DSRC和C-V2X技術,中美都將C-V2X作為V2X技術路線的首選。其產業鏈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組、軟硬件設備、整車制造等,需要芯片廠商、設備廠商、方案商、電信運營商、地圖供應商等多方參與。在芯片模組方面,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目前已對外提供基于LTE-V2X的芯片模組,其基于華為海思Balong 765商用芯片,為新一代車路協同式車聯網專門設計。擁有高集成度、高靈活性和高可靠性等主要優點,已被華為應用部署在無錫城市級C-V2X網絡中。此外,包括高通、大唐高鴻、千方、移為等國內外廠商都在不斷加碼。

        車聯網大趨勢下“車內通信”的落點之一則是智能座艙,這也成為越來越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差異化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屏幕越來越多、聯網設備越來越多、語音功能越來越多、實體按鍵越來越少成為各大車企發展智能座艙的共同趨勢。比如,國產造車“新勢力”理想ONE的座艙集成了車輛信息、車輛控制、車載娛樂于一身的高清四連屏。數字儀表屏提供核心駕駛安全信息,中控屏集成導航、音樂等豐富的功能,副駕屏為副駕乘員提供專屬娛樂和資訊。

        AIoT行業盛宴

        盡在10月慕尼黑華南電子展

        伴隨著國內5G+AI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的融合,開發者將物聯網設備拓展到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中,同時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帶動防疫+居家的雙重需求,種種因素下助推大量AIoT場景快速落地,國內AIoT龍頭連接設備量快速上升。其中,以家居類市場增長最快、商業類市場規模最大,而汽車市場則極具發展潛力,預計未來數年國內AIoT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慕尼黑華南電子展作為亞洲重要的電子行業展覽,將匯聚國內外電子科技類大廠,通過現場豐富的案例與基礎元器件及解決方案展示,向觀眾分享AIoT最新、最前沿的趨勢和理念。展會同期舉行的“智能座艙前沿技術與應用”論壇,將圍繞HUD、座艙SOC、人機交互、座艙軟硬件平臺等話題深入交流,探討智能座艙前沿技術及產業格局。點擊“閱讀原文”預登記展會,這個十月來現場享受AIoT盛宴吧!

        2021慕尼黑華南電子展

        -   2021年10月28-30日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2021華南國際智能制造、先進電子及激光技術博覽會旗下成員展(LEAP Expo)——慕尼黑華南電子展(electronica South China)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華南、西南及東南亞市場,將以“融合創新”為主題,聚焦5G、物聯網、汽車、碳中和、第三代半導體、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可穿戴、消費電子、智能家居等熱門技術應用,匯聚國內外知名企業,吸引行業優質買家及精英,為蓬勃發展的華南地區電子產業帶來創新與活力,為經濟復蘇獻力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绿春县| 小金县| 香港| 吴旗县| 墨脱县| 建德市| 昭平县| 南开区| 长汀县| 北流市| 东源县| 雅安市| 平谷区| 徐汇区| 江阴市| 许昌县| 于都县| 台安县| 绥棱县| 诸暨市| 白山市| 海兴县| 广安市| 扶沟县| 曲沃县| 靖边县| 文成县| 堆龙德庆县| 高雄县| 林芝县| 仙游县| 黄陵县| 肇源县| 贡山| 蛟河市| 扶绥县| 阳泉市| 广丰县| 贵定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