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應用材料公司在芯片布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驅動邏輯微縮進入3 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

        應用材料公司在芯片布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驅動邏輯微縮進入3 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

        作者: 時間:2021-06-1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6/426381.htm

        應用材料公司推出了一種全新的先進邏輯芯片布線工藝技術,可微縮到3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

        ●   在真空條件下將七種工藝技術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使互連電阻減半

        ●   新的材料工程解決方案提升芯片性能并降低功耗

        ●   最新系統彰顯了應用材料公司為客戶成為PPACt 賦能企業(PPACt enablement company?)的戰略

        1623919618483911.png

        應用材料公司全新的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解決方案在高真空條件下將七種不同工藝技術集成到了一個系統中,從而使芯片性能和功耗得到改善

        雖然晶體管尺寸縮小能夠使其性能提升,但這對互連布線中的影響卻恰恰相反:互連線越細,電阻越大,導致性能降低和功耗增加。從7納米節點到3納米節點,如果沒有材料工程技術上的突破,互連通孔電阻將增加10倍,抵消了晶體管縮小的優勢。

        應用材料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的全新材料工程解決方案。這個整合材料解決方案在高真空條件下將ALD、PVD、CVD、銅回流、表面處理、界面工程和計量這七種不同的工藝技術集成到一個系統中。其中,ALD選擇性沉積取代了ALD共形沉積,省去了原先的通孔界面處高電阻阻擋層。解決方案中還采用了銅回流技術,可在窄間隙中實現無空洞的間隙填充。通過這一解決方案,通孔接觸界面的電阻降低了50%,芯片性能和功率得以改善,邏輯微縮也得以繼續至3 納米及以下節點。

        應用材料公司高級副總裁、半導體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珀拉布?拉賈表示:“每個智能手機芯片中有上百億條銅互連線,光是布線的耗電量就占到整個芯片的三分之一。在真空條件下整合多種工藝技術使我們能夠重新設計材料和結構,從而讓消費者擁有功能更強大和續航時間更長的設備。這種獨特的整合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客戶改善性能、功率和面積成本。”

        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系統現已被客戶運用在全球領先的邏輯節點代工廠生產中。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龙陵县| 平凉市| 北京市| 茂名市| 岐山县| 尼勒克县| 鞍山市| 云龙县| 庆云县| 遵义市| 肥乡县| 东丰县| 高密市| 石阡县| 衡水市| 肥城市| 济宁市| 自贡市| 惠来县| 花垣县| 万年县| 维西| 石棉县| 靖江市| 杭锦后旗| 军事| 松滋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璧山县| 樟树市| 毕节市| 博乐市| 上高县| 开封县| 四川省| 万宁市| 宁强县| 江川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