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韓組建半導體聯盟 是“圍堵”還是“自救”?
在全球遭遇“芯荒”之際,一個全新的半導體企業聯盟應運而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5/425526.htm當地時間5月11日,包括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等地的64家企業,宣布成立美國半導體聯盟,也就是SIAC。
這是一個由半導體企業和下游用戶組成的聯盟,共計64家企業,幾乎覆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包括英特爾、英偉達等25家美系芯片制造廠商,以及亞馬遜、蘋果等一眾科技巨頭。
成員中還包括不少日韓、歐洲、中國臺灣等地的半導體公司,如芯片制造商臺積電、三星,以及芯片IP巨頭ARM等。
聯盟成立第一件事:要錢!
SIAC聯盟官網首頁顯示,聯盟把為《美國芯片制造法案》爭取資金作為工作重點,同時敦促國會和拜登總統為兩黨的《美國芯片制造法案》撥款500億美元。
成員們為此采取的第一步行動,就是致信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國會領導人,強調這筆資金在刺激本土芯片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能力中所占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37%下降到了如今的12%。
不難看出,美國的半導體企業似乎有些急不可待。因缺芯面臨停產等問題的美國汽車行業團體曾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其確保汽車工廠的芯片供應。美國總統拜登也已經呼吁為《美國芯片制造法案》撥款500億美元,但資金遲遲沒有到位。
不過,特約評論員項立剛認為,這筆錢不容易拿到,美國國會很現實,如果不能看到實際回報,顯然不會通過撥款。
沒有中國加入 還怎么“自救”
SIAC聯盟的成立自然也引發了美中芯片供應問題的討論。
有輿論指出,這可能使中國大陸更難擺脫美國主導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但另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大陸也是這些企業的重要市場,組成聯盟在游說美國政府放開對華出口管制方面會更有利。
項立剛指出,任何一個聯盟的成立首先考量利益,SIAC的成員絕大多數與中國聯系緊密,他們無法擺脫與中國芯片市場的合作。如果要硬“脫鉤”,那必然會失去中國這塊“大蛋糕”。
此外,針對SIAC是否存在“排華”傾向,荷蘭光刻巨頭阿斯麥CEO曾經提醒,針對中國的封鎖,只會倒逼中國自主進步的步伐加快,最終反而會讓美國丟掉大量工作和收入。
“更多的壓制。一定會逼迫我們在芯片領域有更多作為?!表椓傄策@么認為,他說道理很簡單,從特朗普政府開始,中國就被步步緊逼,越打擊中國反而越有動力。
盡管拜登政府還在不斷打壓中國芯片企業,對中國來說,在半導體領域要走的路還很長,擺脫技術壟斷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加強技術進步,這樣才能解決無窮無盡的“卡脖子”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