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C7泄露消息與分析
這些泄密信息來自 twitter 賬號@hansdevriesnl,盡管已經從 Slashleaks (一個著名的社交平臺,提供所有值得信賴的最終泄密信息)中刪除,但是并沒有引起多少轟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12/421368.htm關于CPU:
首先要注意的是,AMD 采用了 Arm 架構的 CPU,而不是 X86-64兼容——不像英特爾過去采用 Atom 移動處理器——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對于移動設備來說,ARM 的低功耗更有效率)。泄露的信息顯示 AMD 選擇了八核64位處理器。
實際的核心設置是非常有前途的,也是事情發生變化的地方。小系統(Arm 的下一代大系統,芯片組中不同的內核被安排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集群中,以平衡性能與效率的比例)。該系統具有2 x Gaugin Pro Mobile Core@3.0 GHz (基于 Cortex-X1) ,2 x Gaugin Mobile Core@2.6 GHz (基于 Cortex-A78) ,4 x Arm Cortex-A55 clocked@2.0 GHz。是的,它實際上是說新的基于 Cortex x 1的內核將以3.0 GHz 的頻率運行。(“高更”是 AMD 公司使用的核心名稱,根據他們的命名策略,“高更”指的是法國藝術家保羅 · 高更)
根據 Arm 的路線圖,它肯定會得到一個新的 CPU 微架構-Arm Cortex A78。它是一種新的以效率為中心的高性能核心體系結構,遵循其前身的相同設計路徑。同時,Arm 以嚴格遵守 PPA 協議而著稱,以便在性能、功率和面積之間取得平衡。很明顯,A78緊隨其后。Arm Cortex A78的持續性能比其前身 A77提高了20% 。
現在,Arm Cortex X1改變了這里的游戲規則。Arm 作為移動 CPU 體系結構的大規模供應商,需要遵循 PPA 規則,以滿足最廣泛的用戶需求。但是,由于它已經發展得足夠大,它現在有能力集中在表現、權力或領域的尊嚴上。因此,他們推出了非常新的 Arm Cortex x 定制程序,并生產了第一個 Arm Cortex X1 CPU 架構。這是一個性能第一的 CPU 設計,其BenchMark結果超過 Arm Cortex A78設備22% 和 A77設備30% 的整點運算性能。同樣,它的機器學習能力是 A77和 A78的2倍。需要注意的是,它完全忽視了 PPA 的平衡,并且為了性能而達到最大值。根據 Arm Cortex x 程序,許可證持有者可以要求定制基本的設計核心。
關于GPU:
泄露的規范指引我們期待 Radeon RDNA 2移動 GPU。還沒有發布的 GPU。遠離移動平臺,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在個人電腦和游戲機,這使得更難以置信。
但我們知道,三星已經與 AMD 合作,以取代它的馬里 GPU 與 AMD 的 Radeon RDNA 移動 GPU。這次泄露顯示 Ryzen c 7上的 RDNA 2比 Qualcomm 在 Snapdragon 865上的 Adreno 650要快45% ,據三星說在他們即將推出的 Exynos 1000系列中表現要好3倍。(由 GFXBench 測試支持)
圖形處理器顯示有4個核心定制計算單元在700兆赫。它還說,有實時硬件加速光線追蹤和可變速率陰影,使其第一次這種類型。
光柵化和光線追蹤是渲染三維圖像的兩種主要方法,即可見性和陰影。光柵化使用光線行為的近似值來決定3 D 物體在屏幕上的外觀。這種方法允許快速渲染和高幀率。光線追蹤通過建立復雜光線相互作用的模型來解決對三維物體進行陰影處理或追蹤光線的問題。光線追蹤是昂貴的計算導致較長的渲染時間。電子游戲依靠光柵來平滑游戲,專業的3D 渲染大多使用光線追蹤來達到照片的逼真效果。
圖源:AMD Presentation
BP端:
進一步查看泄漏消息,AMD Ryzen C7將配備聯發科5 g UltraSave 調制解調器,據稱是世界上最省電的5 g 調制解調器。MediaTek 的 UltraSave 網絡環境檢測和 UltraSave OTA 內容感知一起實時管理調制解調器的運行模式,以獲得最佳的能耗比。該算法根據網絡環境和數據傳輸質量動態調整功率配置和工作頻率。
此外,泄漏消息中說,芯片組將支持 LPDDR5內存,UFS 3.1速度和顯示分辨率達到2K 在144Hz 刷新率。
對比蘋果的競品M1,AMD Ryzen C7的大核主頻為3.0Ghz,低于M1的3.2Ghz,IP核均為2個Cortex X1核心+2個Cortex A78核心+4個Cortex A55核心,工藝制程均為臺積電5nm euv,但AMD Ryzen C7比M1多配備了5G調節器實現降低SoC發熱,以實現比M1更高時間的峰值頻率維持。
*參考資料
https://technolobe.com/2020/07/04/amd-ryzen-c7-leaks-and-everything-about-presumed-soc/
https://www.gadgetbytenepal.com/amd-ryzen-c7-mobile-soc/
https://www.tweaktown.com/news/72895/amd-ryzen-c7-rumor-5nm-node-rdna-2-gpu-5g-modem-144hz-support/index.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