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沈向洋:AI更大價值在C端 未來人工智能數量將超人類

        沈向洋:AI更大價值在C端 未來人工智能數量將超人類

        作者: 時間:2020-09-02 來源: 網易科技 收藏

        “未來交互主體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的數量,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9/417861.htm

        “已經不遠了,現在幾乎就是臨界點。”沈向洋回答。

        小冰宣布獨立之后不到一個月,第八代小冰問世,發布了兩項重要產品線——小冰框架虛擬人類產品線和 X 套件。雖然第八代小冰在技術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升級,但業界最關心的仍然是小冰脫離微軟之后,如何獨立生存,如何商業化,發展前景的問題。

        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小冰獨立背后沒有什么故事,出發點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可以在日本、中國等亞洲市場,在產品線研發和市場化方面更加的發力,更加本土化。

        “小冰從微軟獨立出來,背后沒有什么故事,沒有那么復雜。”沈向洋表示。他認為,小冰能夠在微軟這顆大樹下成長起來,非常不容易,非常感謝微軟這么多年對小冰團隊的投入、培養和幫助,以后也還會繼續得到微軟的關心和幫助。

        所以,小冰在獨立之后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唯一需要的可能需要組建銷售團隊,因為涉及到小冰的商業化。

        據了解,從第七代小冰開始,在尚未組建正式銷售團隊的商業化試水階段,小冰收入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

        “商業化這方面,商業化試水,我們其實一直比較謹慎。比如我現在馬上去做垂直領域,很有可能會讓未來的發展受到局限性,這個其實不是今天要做的。”小冰團隊總負責人,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解釋道。

        據其透露,目前小冰在金融、汽車以及內容產業等垂直行業收入比較強。雖然目前大部分都是在2B領域商業化的試探,但沈向洋和李笛都認為2C領域是未來。

        “我們自己覺得2C的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市場,我再三強調,未來這些主體的數目會遠遠超過人類的數目,未來的商業模型是以這樣的AI人口數目為主的。”沈向洋認為。

        在被問到何時人工智能主題數目會超過人類數目時,沈向洋表示,從某種意義來說,現在幾乎是臨界點了,差不多從現在開始,人工智能的數量就會超過人類的數量。

        不過,2C領域,李笛認為一定要“晚收”,因為2C的產品首先需要得到用戶真正的認可。

        “一旦你有龐大的人口數目以后,剩下商業化的問題非常簡單,短期的話,框架起來以后,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機會,但是一直以來,整個團隊在商業化這邊相對比較克制。”沈向洋表示。

        對于獨立后,小冰的商業化模式問題,沈向洋認為問題不是很大,因為現在可以獨立運營的話,可以出去融資,會有更多的渠道給予小冰更多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獨立之后,小冰團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精力來解決商業化的問題。

        談及獨立的小冰,沈向洋表示更多是創業者心態,“成立新公司后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以下為媒體對話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以及小冰團隊總負責人,原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部分內容:

        小冰獨立:將投入更多精力在商業化方面

        問題:獨立出來的小冰和之前有怎樣的變化,包括像獨立之后,因為現在也已經官宣了,包括獨立之后,會有怎樣不同的感受?

        沈向洋:大家估計7月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新聞,微軟剝離原來小冰的業務,成立一個小冰獨立的公司,希望接下來可以在日本、中國等亞洲市場,在產品線研發和市場化上更加的發力,出發點很簡單。

        感慨的話,就是你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以后,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我們也沒有真正以這樣的形式做這樣的一個創業團隊,我們的優勢,我們這么多年的經驗,過去6年在微軟這個大樹下,我們成長起來了,我們也非常的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會,再次感謝微軟這么多年對這個團隊的投入、培養、幫助,以后也會繼續得到微軟的關心和幫助。

        問題:獨立之后組織結構、人才上有沒有什么變化?

        李笛:過去運營也是在自己手里,各方面的運作也都在他自己手里,所以小冰這個團隊相對比較獨立和完整。當小冰徹底獨立的時候,需要補的東西,比如組建銷售團隊,這個涉及到商業化進程。

        沈向洋:我們有很多東西其實需要學習,我個人看我們其實還不是那么的接地氣,就是因為以前在微軟的關照下,現在自己殺出來,做一家獨立的公司,好在這個團隊非常強,我自己是非常有信心的,這個東西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要你態度端正。

        如果把小冰比作一個女孩子,我自己覺得這個女孩子被培養得非常好,方方面面教育的相當不錯,她總是要獨闖天下的,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事情是簡單的,只要下定決心,我也非常感謝所有的同事愿意一起出來走這樣一條道路。

        問題:分拆之后,大家關心的是成本的問題、服務的問題,后續的成本要自己Cover,那在成本和服務方面該怎么選擇?

        沈向洋:我們成為一家獨立公司以后,你問的這些問題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不光是我們現有的團隊投入的問題。我們非常有信心,這個公司從現在開始起步,肯定會發展壯大,投入只會越來越多。剛才也講到商業模式的問題、商業化的問題,團隊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精力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這個問題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獨立運營的話,可以出去融資,會有更多的渠道給我們更多的幫助。

        2C是未來:人工智能數量將超人類數量

        問題:小冰商業化有一億元的收入,在這個收入里,大概的行業分布是怎樣的?

        李笛:商業化這方面,商業化試水,我們其實一直比較謹慎,前幾年也是比較謹慎的,因為某種意義來講,我知道現在絕大部分是很早期的,比如我現在馬上去做垂直領域,很有可能會讓未來的發展受到局限性,這個其實不是今天人工智能要做的。

        我們現在主要做這么幾件事,首先我們有一個基本判斷,我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在交互主體上,整個市場容量足夠大,如果你拿這個去做門禁、安防,沒問題,但是有一個更大市場,這個市場本質上是2C的。換句話說,所有跟人工智能交互相關的最后都直接跟人發生交互,我們認為2B和2C是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我們把很多相應的能力拆分出來,做很多領域的解決方案,但即使是做垂直領域的解決方案我們也得要傾向于做關鍵崗位,比方說我們在每日經濟新聞和萬得資訊,我們做的金融摘要,我們要做金融摘要就要覆蓋90%的機構投資人和個人投資人,真的讓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去替換原有的解決方案,能夠真的用到,而不是去做流程。

        我們的優勢是能夠做的很深入,然后把原有的規則改寫。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其實就有比較大的市場份額,比方說金融風控,金融風控這個領域你要形成一個很大的事理知識圖譜,你就這個事理知識圖譜可能就能夠有一個很強的拓展,因為國外絕大部分的金融企業傾向于用同樣的風控模型,而不是傾向于用彼此不同的風控模型,因為風控要相似他才能夠確保他能夠得到類似的結果,所以我們在這個上面其實有很多積累。

        目前為止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幾個我們比較強的,像金融和汽車領域。汽車不是光車身設計,汽車里面的智能助理模塊,過去智能助理模塊更像是語音命令,我們這種出來以后,它逐漸在替換。我們看到國內一些同行業者,可能也有語音交互,但就沒有自然語言處理那一塊,可能也有自然語言處理,可就沒有內容那一塊,我們的框架比較完整。

        再就是內容產業,內容產業這塊以前很少有人關注,我們在這方面現在獲得的內容其實在增加。

        問題:收入來源主要還是在2B這一塊,但是2C這塊是更看好的?

        李笛:2C一定要晚收,已經和用戶的生活發生很強的關聯了你再去考慮收錢。

        沈向洋:大家好像對商業化非常感興趣,李笛講的很清楚,我們長線來看的話,我們自己覺得2C的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市場,在我講的那一部分里面,我再三強調,未來的話,這些人工智能主體的數目會遠遠超過人類的數目,未來的商業模型是以這樣的AI人口數目為主的。

        2C這樣的產品首先是用戶真正對你的認可,一旦你有龐大的人口數目以后,剩下商業化的問題非常簡單,短期的話,框架起來以后,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機會,但是一直以來,整個團隊在商業化這邊相對比較克制,特別是從微軟角度來講,我們并不需要那么急急忙忙的,當然現在成立一個新的公司以后,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如果有這樣的壓力的話,不需要投我們這樣的公司的。

        李笛:從預判角度看,我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可能還會出現很多變化,但商業戰場仍然會出現在2C領域,這才是人工智能能夠產生深遠意義的領域,尤其與交互相關。所以,今后無論什么樣的人工智能,最終都是要和人去發生交互的。

        2C才是未來,這是我們團隊堅持的。

        但在與商業伙伴合作的過程中,2B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參考。比方說,因為我們今天與B端的商業伙伴在內容產業做了一些東西,也就意味著這些商業客戶幫助我們真正觸達和積累了普通客戶或者說個人客戶的體驗標準。

        說到發展C端用戶、將人工智能交互普及到C端,現在還處于很早期的階段。舉例來說,像虛擬男友、虛擬女友、虛擬助手,倘若我們希望立刻從這些業務和服務中做去一部分的付費用戶轉化,就很可能會大幅延長我們培養用戶應用習慣的周期。

        所以我們希望做得更久一些。

        問題:以后小冰公司在發展上有沒有哪些核心目標?

        李笛:我們在未來這段時間和以前是一樣的,我們今天獨立出來,是為了把原來我們沒有那么大機會獲取的東西,像商業模式創新,像本土化獨立的運作等等,我們希望進一步獲得這些優點,但是原來的優點我們也不會放棄,我們也是中國團隊,也是日本團隊,也是本土團隊,但是我們和絕大部分中國團隊相比,我們確實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比較獨特,這方面我們要堅持。

        沈向洋:我們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清晰的看法。對未來的預判,說到底一件事,就是AI最終會落在做交互上面,而且未來人工智能主體的數目會遠遠超過人類的數目。未來人工智能與人類交互的規模可能是上萬億級的,其他的就是想象力和能力的問題了。我相信我們有機會創造未來。

        問題:未來人工智能交互主體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的數量,我們距離這個目標有多遠?

        沈向洋:其實已經不遠了,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來講,看你怎么去定義人工智能,我覺得現在幾乎是臨界點,差不多就是從現在開始,人工智能數量會超過人類的數量,比如說今天的一個手機,你至少有Siri、小冰,手機上面至少有一兩個人工智能在那里,家里還有音箱這樣的東西。當然,還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手機、音箱,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未來的話,就像李笛強調的,你身邊會環繞著很多人工智能,這實際上是我們看到的最大的機會。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海宁市| 三亚市| 观塘区| 新营市| 乐都县| 海城市| 临潭县| 文成县| 许昌县| 西青区| 虹口区| 开江县| 彭阳县| 和田市| 独山县| 双江| 海晏县| 克拉玛依市| 黄梅县| 建宁县| 公主岭市| 宝山区| 海淀区| 潼关县| 恩平市| 应城市| 苍南县| 安多县| 哈尔滨市| 辛集市| 怀宁县| 柏乡县| 襄城县| 琼结县| 昔阳县| 石狮市| 江安县| 南华县| 定日县|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