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看看蘋果公司是如何“脫鉤”的?

        看看蘋果公司是如何“脫鉤”的?

        作者: 時間:2020-07-29 來源:IT時報 收藏

        1、脫鉤,可以看成是一種逃避,是企業面對殘酷競爭時的無奈選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7/416321.htm

        2、假設向全球手機廠商開放授權,那么iPhone的競爭力可能連現在的一半都沒有。

        “脫鉤”是當下的熱詞、敏感詞。

        今天所有關于“脫鉤”的討論僅圍繞企業行為展開。

        在全球科技互聯網產業界,“脫鉤先鋒”非公司莫屬。

        “脫鉤”的重要商業特征之一就是:我有的東西,你出再多錢也不賣。

        也是這樣,例如你問:AppStore賣嗎?不賣;系統授權嗎?不;A13仿生芯片賣嗎?滾!

        應用生態、系統、芯片技術都是蘋果公司的無價之寶,為了保持自家產品的競爭力,在一些關鍵領域,蘋果一直保持高墻林立,甚至不惜采用封閉式生態,以保障自身商業利益最大化。

        對蘋果來說,搞“脫鉤”是有光榮傳統的。

        1997年,喬布斯重掌大權時,蘋果公司正值低谷,現金流僅夠維持一個季度,所有人都建議蘋果不要繼續銷售Mac電腦等硬件產品了,包括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都建議蘋果走另一條路——授權銷售Mac OS操作系統。


        而喬布斯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將Mac OS出售給其他硬件廠商,直到23年后的今天,Mac OS和iOS都處于“脫鉤”狀態,完全獨立生態,而這也成蘋果產品的護城河之一。

        能把“脫鉤”玩出如李國慶摔杯子、搶公章般行為藝術感的恐怕也只有蘋果公司。隨著蘋果公司走向強大,技術積累越來越深厚,蘋果公司的脫鉤意愿也顯得愈來愈迫切。

        iPhone是蘋果公司最核心的產品,主芯片則是iPhone的硬件核心。2007年,初代iPhone 3G曾使用的是三星處理器,但蘋果已經堅定展開主芯片的自研之路,2011年,蘋果A5處理器驚艷亮相,自此,iPhone在主CPU領域完成“脫鉤”。

        在Mac PC領域,蘋果也不遺余力希望確立自主的核心競爭力。1994年,蘋果公司認定IBM的PowerPC處理器,一用就是10年;2005年,喬布斯宣布Mac系列PC將采用英特爾處理器,一晃又是15年;今年,蘋果終于宣布旗下所有Mac PC“脫鉤”X86架構,全面采用ARM架構。這意味著,蘋果家族的PC產品將在操作系統(Mac OS)、軟件生態(App Store)和核心硬件(ARM架構CPU)層面與其它PC產品和品牌“脫鉤”,采用了完全封閉、獨立的生態,洋溢出一股濃濃的這邊風景獨好的酸味。


        最新消息稱,蘋果可能正參與ARM公司的競購,如果成功,那么長遠來看ARM架構也將可能從“開放”轉向“脫鉤”,從全球數十億智能手機都采用的基礎架構,一步一步變成蘋果家的私藏。

        與軟硬件核心“脫鉤”發展相呼應的,則是蘋果無法避免地與曾經合作過的企業“脫鉤”。5G基帶領域,蘋果一直打算跟高通“脫鉤”,甚至不惜打起了世紀官司,但在自研階段性失敗并無法從其他合作伙伴處獲得幫助后,蘋果不得不再次采購高通產品,不過從長遠來看,蘋果與高通“脫鉤”之心不死;而對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英特爾,蘋果也在轉型ARM架構之后,與其說byebye了。雖然顯得不那么“仗義”“講義氣”,但蘋果的“脫鉤”計劃來得就像女朋友翻臉一樣快。

        蘋果為什么要這樣做?說好的開放、合作、共贏、創新呢,都被藏進字典里了?

        對產品提供者來說,持續性創新和領跑的難度正變得越來越難,通過持續性大踏步創新保持產品領先幾乎無法真正做到。

        今天,Android系統手機的體驗已經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蘋果的iOS,這意味著,蘋果即便豎起高墻仍然無法避免被追趕上。

        當資本和市場都具備了高速模仿和跟進的能力,在技術和生態上“脫鉤”,恰恰可以最大程度延緩競爭對手的追趕速度,并保持自家產品的持續領先。

        從純商業角度來說,蘋果的做法不但沒錯,而且極其明智。如果不是有AppStore和iOS的護城河,假設iOS向全球手機廠商開放授權,那么iPhone的競爭力可能連現在的一半都沒有,甚至被華為、三星們通過性價比等手段秒成渣。

        同時,“脫鉤”也意味著風險,與產業鏈脫鉤,意味著更少的朋友、更少的合作伙伴,例如在芯片、操作系統等領域,蘋果將完全依賴自己的研發能力,未來A14、A15芯片的性能,就看自家的工程師給力不給力。

        核心軟硬件“脫鉤”、生產制造鏈“全球化”——是蘋果清晰的戰略。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慘烈,iPhone作為全球第一的數碼消費品,“脫鉤化”正成為蘋果的馬其諾防線。

        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要與蘋果一爭高下,甚至超越蘋果,必須瞄準“脫鉤化”帶來的局限性,與全球來自芯片、軟件、生態、硬件等領域的合作伙伴開放創新。

        既然蘋果想囤積居奇式地“脫鉤”,那么全產業鏈就該同舟共濟式地“開放”。



        關鍵詞: 蘋果 iO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民县| 陇川县| 霍城县| 阿巴嘎旗| 巫溪县| 浙江省| 达州市| 寿阳县| 义乌市| 洛宁县| 柳州市| 卓尼县| 大兴区| 巴彦淖尔市| 开封市| 泰来县| 东丰县| 交城县| 松桃| 营山县| 大新县| 枣庄市| 铁岭县| 札达县| 洛阳市| 松江区| 历史| 麻城市| 肥西县| 女性| 即墨市| 府谷县| 舒城县| 盐池县| 杭锦旗| 潢川县| 黄平县| 杂多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