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合作研發人工智能系統 20秒診斷新冠肺炎
海外網6月16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及早診斷高危患者對抗疫至關重要。香港理工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研發出能快速診斷新冠肺炎的人工智能系統,只需20秒便能斷癥,并預測病人病情會否惡化,準確率達90%以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6/414346.htm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和香港理工大學官網報道,這套快速診斷新冠病毒的人工智能(AI)系統,通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找出6種新冠肺炎的病癥,包括毛玻璃、肺纖維化等,區分新冠肺炎和其他類型肺炎(其他病毒性和細菌性),并于20秒內預測嚴重程度,其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
參與研發的澳門科技大學教授張康表示,相關人工智能系統分析了3700多名進行了肺部電腦掃描病人,其合共53萬多張肺部電腦掃描照片,再經深度學習測試后,建立出人工智能診斷模型,以區分病人感染新冠肺炎或是其他類型肺炎。張康指出新系統能夠識別出6種新冠肺炎的病癥,包括肺積水、肺部纖維化等,并且準確度有90%至95%。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教授劉耀南表示,AI系統的準確度與資深醫生相似,雖然機器無法取代醫生,但AI系統可輔助醫生診斷,因為傳統醫生分析CT掃描需要15至30分鐘,而使用AI能更快速診斷,在出現大量病人的情況下可為醫護減輕壓力。
據港媒報道,如今該系統已于內地十余家三甲級醫院臨床應用,包括武漢金銀潭醫院、中山大學第二及第三附屬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也有應用在美國、伊朗、厄瓜多爾、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