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AI City落子重慶高新區 “高”“新”要素匯聚助力重慶“智慧名城”建設
4月3日,重慶市舉行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活動,作為視頻連線活動的主現場,重慶高新區本次開工的5個新基建項目,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5G基礎設施等方面,總投資295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4/412035.htm我市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按“1(主現場)+12(分現場)”形式,共設置了13個活動現場。本次集中開工項目共28個,總投資約1054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171億元。其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22個、總投資815億元,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眾多領域。
開工現場所在的重慶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總投資200億元,總建筑規模約120萬平方米,2年內將形成有重要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產業基地。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頭項目”重慶移動-亞德(重慶西永)高等級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全部建成后可提供10000個高密度微模塊機柜。中國移動重慶5G工程、重慶電信5G無線網以及中國聯通重慶5G無線網三個項目合計投資約85億元,年內完成全部投資,計劃建設5G基站超3萬個,實現主城區域、區縣重要城區的連續網絡覆蓋。
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AI City來了!
“新基建”是新機遇,也是發展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重要載體,與科學城“高”“新”發展緊密相連。隨著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等系列重大項目的開工,勢必將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促進人力、物資、信息的高效流動,實現各類生產要素的快速連接和交換,推動城市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升級。而這樣數據和智能嵌入到城市建設和運轉基因中的區域,才算得上是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
3月初,科技部發函支持重慶、成都等地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而早在去年5月,重慶高新區就和光大控股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與實體經濟協同融合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同年7月,重慶高新區與光大控股旗下的重慶特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控特斯聯”)簽訂合作協議,準備共建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
這家人工智能物聯網領軍企業將要和重慶高新區聯手打造全國智能升級、動能轉換、科技創新的重慶樣板。希望以此匯聚全球頂級的智慧產業,形成有重要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產業標桿,助力重慶打造西部科技創新示范高地。善用新技術、新手段,讓數據化和智能化為城市發展、基層治理增添新色彩,更是為重慶高新區未來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增能蓄力。
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項目,自簽約以來,一直作為重慶高新區發展建設的重點項目穩步推進。與傳統基建不同,該項目將承擔起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的使命,真正意義上將AI City的規劃實現落地,樹立智能化產業標桿,創立重慶創新之城“新基建”的新示范。
據了解,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總投資規模達200億元,總建筑規模約120萬方。該項目將通過整合光大集團旗下金融板塊資源、三大實業板塊資源、光大控股在全球范圍已投產業資源以及特斯聯全球范圍科技產業鏈優質資源,構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生態圈,投建光控特斯聯全球總部、國家級AIoT產業創新中心、光大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光控特斯聯智能物聯網聯合研究院及五大智能產業基地,全力打造國內乃至全球頂尖的科技創新示范區和智慧城市標桿,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逾千億。
特斯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渝表示,希望通過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的建設,為重慶的創新發展匯聚全球頂級的前沿科技和精英人才。由全球最負盛名的建筑設計事務所BIG的總設計師親自操刀方案設計,特斯聯也將充分發揮在場景智慧服務上的豐富實踐和領先經驗,將智能化的種子播種到重慶高新區建設的點滴中,以全球領先的AIoT能力耕種好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這片沃土。未來,在AI City領域,光控特斯聯將與重慶高新區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將向更多的場景、行業去延伸,打造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將更多的頭部公司納入到平臺中發揮其作用,建立起一個智能物聯網生態系統,發揮規模優勢,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落子重慶高新區,無疑是企業戰略性與前瞻性的具體體現,也是對重慶高新區營商環境和未來發展的認可。隨著大數據智能化成為重慶高新區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行動計劃,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深入,各項事業的有序推進,未來的科學城,將會是一座位于西部槽谷的智慧化水平處于領先水平的現代化城市樣板。
匯聚全球頂尖“高”“新”要素,助力“智慧名城”建設
重慶高新區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在西部槽谷再造一座重慶未來新城——科學城。其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方向是重要著力點,這正好與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項目一拍即合。
光控特斯聯計劃深度參與到科學城的規劃、建設和運營中。光控特斯聯不僅力邀設計了Google全球新總部、紐約世貿中心的頂級建筑設計事務所BIG擔綱方案設計,還將順勢帶動大量“高”“新”元素入駐科學城。
“截至目前,基地引進了全球范圍內的‘黑科技’企業,其中包括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Sensiya、研究智能穿戴設備的太若科技,以及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第四范式等。此外,我們還將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20家科技機構。”光控特斯聯副總裁賈琳表示,搭上“新基建”快車的重慶高新區,其愿景是以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唱響推動城市發展的主旋律。而更智能、更多元、更人居的復合式科學城規劃也將進一步帶動未來數字經濟、智能產業的發展。這也正是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無論是對重慶高新區而言,還是對特斯聯來說都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按照規劃,光大新科技的全球總部也將落戶在此,光大控股新經濟團隊在科技領域的優秀企業將首先入駐基地,為重慶高新區導入高科技產業資源,引進高新技術、孵化器、獨角獸、上市公司、高精尖企業以及科研院所。依托光大集團擁有的大旅游、大環保、大健康以及新科技等領域的頂級生態合作伙伴以及產業資源,全面賦能AI City建,為重慶“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做出貢獻。
“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的打造,對入駐企業也有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企業將借此機會打造一個未來之城的全球范本。同時,項目的運作,也是一次企業將科技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契機,這也將為企業在未來的新經濟、新科技領域取得更大的成績。”賈琳談及基地的優勢時表示,將用最好的建筑設計、最前沿的科技理念、最優秀的人才和生態,構建一個職住平衡、富有生命力、更現代、更人居的未來之城。“將科技寫進基因的每一處,讓更多維的數據成為城市管理和服務運轉的‘養料’,同時吸引人、留住人,讓人才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動能也是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發展的關鍵”。
重慶高新區已初步構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形成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西永綜合保稅區、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多個新型產業園區,西永綜保區進出口值占全市42%,在全國96個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4位。年產筆電等智能終端設備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初步構建起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建成全國最大單層石墨烯薄膜規模化生產線,獲批建設西部首個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重慶高新區將著力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立足重慶未來30—50年城市空間拓展方向,突出科學性和生態性,聚焦科學主題“鑄魂”,聚焦現代化城市標準“筑城”,布局大裝置、大平臺、大院所、大產業,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建設宜業宜居宜游現代化新區,打造“有科技、有人文、有歷史、有山水”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全市政策最優、活力最強、要素最集聚的創新創業高地,加快建成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躋身一流高科技園區,努力成為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內陸開放高地的標志性支撐平臺,為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貢獻高新力量、展現高新作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