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國科大團隊首創(chuàng)人工智能全自動地震監(jiān)測系統

        中國科大團隊首創(chuàng)人工智能全自動地震監(jiān)測系統

        作者: 時間:2020-03-05 來源:中國科技大學 收藏

        當地震發(fā)生的時候,地震波信號傳到地震臺網,地震專業(yè)人員采用理論算法處理地震數據,得出地震震中、震級、發(fā)震時刻、深度、破裂機制等參數,迅速做出公眾通報,為防震減災提供重要的科學信息。雖然許多國家采用自動的快速數字算法得出地震信息,但結果經常不可靠,常發(fā)生誤報,因此自動算法與專業(yè)人員人工計算結果及質量監(jiān)控的結合是當前監(jiān)測地震的主要手段,這種工作方式要求地震監(jiān)測組織必須加強24小時人工持續(xù)值班監(jiān)測的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3/410606.htm

        經過六年的努力,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張捷教授課題組、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衛(wèi)平教授、陳志波教授課題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恩紅教授課題組與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趙翠萍研究員團隊合作推出世界首個—“智能地動”監(jiān)測系統。該系統在位于四川、云南兩省的中國地震實驗場試用了一年,中國地震局基于2019年446個地震評估結果對比顯示無人操作的“智能地動”監(jiān)測系統與專業(yè)人員人工計算處理結果的準確性非常接近,同時,“智能地動”監(jiān)測系統僅需要1-2秒時間報出所有地震震源參數,而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自動速報系統需要3-5分鐘計算時間后報出地震信息。能夠快速報出地震預警信息對于及時通知公眾立即采取防護措施、迅速終止核電站等重要設施的運行、減緩高鐵速度、確定救援方案等具有重要意義。無人操作的地震實時監(jiān)測系統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24小時人工監(jiān)測地震的壓力,特別是能夠及時處理密集的地震臺網大數據,幫助減少了誤報、漏報現象。 

        張捷教授課題組與陳恩紅教授課題組曾于2014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表了地震搜素引擎的創(chuàng)新工作,該工作的研究成果也在“智能地動”系統里實現了實際運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2月6日張捷教授課題組與李衛(wèi)平教授、陳志波教授課題組聯合在Scientific Reports發(fā)表論文:Locating induced earthquakes with a network of seismic stations in Oklahoma via a deep learning method,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雄博士,通訊作者是張捷教授。近兩年來張捷教授課題組在地球物理學的應用領域發(fā)表了15篇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大會上21次做相關的學術報告。

        當前許多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組織都在研究人工智能地震監(jiān)測問題,但大多處在基礎科研以及發(fā)表論文階段。中國科大交叉合作團隊與中國地震局合作推出實際運行的人工智能系統,是國際領先。該系統已成功地測試了多個國家的地震數據。目前,系統的研發(fā)團隊正在與日本、土耳其、墨西哥等地震頻發(fā)的國家地震監(jiān)測機構探討交流合作推廣計劃。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灵武市| 松滋市| 宁武县| 镶黄旗| 澄城县| 云梦县| 徐州市| 辰溪县| 垣曲县| 余江县| 拉萨市| 象山县| 夏津县| 万盛区| 白朗县| 萨嘎县| 宁明县| 道真| 新竹县| 长白| 沙坪坝区| 澄迈县| 乐陵市| 滨海县| 玉屏| 汉源县| 泸州市| 安义县| 台南县| 浦北县| 忻州市| 西昌市| 如东县| 潞城市| 古丈县| 秦安县| 衢州市| 渝北区| 加查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