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超星未來發布新一代智能駕駛感控平臺

        超星未來發布新一代智能駕駛感控平臺

        作者: 時間:2019-12-18 來源:超星未來 收藏

        近日,科技部2019年“電動汽車環境感知技術研究”項目年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各參與單位匯報了項目執行情況及進展,并就領域的多個課題進行了交流。會上,由清華大學孵化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正式發布了其新一代感控平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2/408295.htm

        新一代感控平臺采用最新的賽靈思ZU11 FPGA 作為核心AI計算芯片,最高支持12路視覺攝像頭及多路激光、毫米波雷達融合處理,并提供最高30TOPS等效算力,可提供LTE-V擴展支持,覆蓋高級別及V2X等場景需求。

        通過這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駕駛感控平臺,將打破業內算法應用與芯片廠商之間的隔斷,在符合車規標準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智能駕駛行業應用開發的效率,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和落地門檻。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楊殿閣教授表示:“智能駕駛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圍繞汽車‘新四化’的科技變革已經做了多年的研究和積累。” 他提到,“我們希望通過孵化超星未來,打造一套真正自主可控的智能感控平臺并進行產業化,讓中國最先進的智能駕駛技術跑在中國大地上、也跑在全球的智能駕駛汽車上。”

        “超星未來由清華大學所孵化,在智能駕駛對于高算力、異構化硬件平臺需求漸增的情況下,依托于清華大學前期的核心技術研究,超星未來將連接智能駕駛上下游,面向多級別智能駕駛場景為客戶提供開放、高效、便捷、可靠的智能駕駛感控平臺,成為智能駕駛行業的粘合劑和進一步挖掘智能駕駛‘金礦’的‘掘金鏟’,讓智能駕駛更簡單。”

        超星未來的創始團隊及核心技術成員多來自清華大學,超星未來聯合創始人、CEO張劍指出,基于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在車輛智能化及網聯化的深厚積淀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軟硬件協同優化的深入研究,跨院系的合作為超星未來的孵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通過科技部“十三五”重點專項及2022北京科技冬奧無人駕駛項目,超星未來深度參與了包括“環境感知與決策算法開發”、“實時車載嵌入式通信與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及激動駕駛示范應用”在內的多個國家級重要課題和項目的研究,并肩負起探索將研究成果落地及產業化的重任。

        超星未來已經與多家車企,Tier 1廠商及方案商展開了深度合作,面向多級別智能駕駛場景需求為客戶提供開放、便捷、可靠、高效且符合車規級要求的解決方案支持,包括模塊化、可擴展的異構硬件方案及高能效的計算架構設計等,并實現軟硬件協同優化及部署,從而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北京市| 永城市| 呈贡县| 东至县| 石楼县| 莱西市| 邮箱| 平阳县| 富宁县| 包头市| 南乐县| 龙口市| 安化县| 衡阳市| 雷波县| 资阳市| 林州市| 宜城市| 丹阳市| 大同县| 土默特右旗| 渑池县| 长垣县| 页游| 延边| 陆川县| 通化县| 吉木萨尔县| 城步| 新郑市| 和田县| 遂昌县| 增城市| 吉木萨尔县| 新建县| 文山县| 三江| 新河县| 通河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