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興到華為再到大疆 美國的封殺見證了深圳制造業的強大
世界制造看中國,中國制造看哪里?如果要選一個代表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地方,深圳無疑是最有資格的。深圳的制造業先進到了什么地步?那就是美國這幾年封殺的中國高科技公司都來自深圳,不論是通訊行業的中興、華為還是無人機行業的大疆,它們都是來自深圳的高科技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5/400740.htm這兩天有網友編了一個段子,說美國封殺的這些企業不是對中國的戰斗,而是對深圳的戰斗,確切地說是深圳南山區,再準確一點則是南山區粵海街道,這個段子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夠明白,一個城市下屬的區就能這么厲害?
沒錯,深圳南山去就是有這么厲害!
南山區是中國百強區的第一,根據南山區政府發布的數據,2018年南山區的GDP突破了5000億,達到了5018億,常駐人口約為142萬人,2017年人均GDP就達到33萬元,約合4.8萬美元了,2018年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妥妥滴,這個數據放在全球都是一流發達國家的水準了。
更重要的是,南山區的GDP不靠房地產也不靠重工業,而是靠第二、第三產業,其中高科技制造為主,南山區的經濟結構也靠近美國硅谷的水平,報道稱南山已經具備了打造“中國硅谷”的基礎和條件。
在基礎研究方面,深圳的11所高校中有9所在南山,有全職院士14名;
在技術開發方面,南山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形成了123個細分領域,其中24個國際領先,并匯聚了中興、騰訊、大疆創新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企業,以及深圳90%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在成果轉化方面,南山集聚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區域孵化能力位居全國區(縣)第一;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數據顯示,深圳超過75%的風投、創投機構集聚在南山。
在科技領域,根據南山區的統計年報,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搶抓全市實施創新“十大行動計劃”機遇,奮力推進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高端創新資源加速集聚
ARM(中國)總部、空客亞太地區唯一創新中心競相落戶,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布局南山,與2016 年入駐的蘋果、高通一起,形成全球頂級創新巨頭集聚態勢。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落戶南山,這是全省首批 4 家基礎研究領域實驗室之一,是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中集智能化海洋裝備、中德納 2 個制造業創新中心掛牌成立,占全市 2/5,高新北、留仙洞成為全市未來產業集聚區。
主創新成果密集涌現
中興、邁瑞、深大、南科大、中科院先進院等 12 家企業和機構,摘取 10 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占全市 2/3。微芯生物、國民技術獲 2 項中國專利金獎,占全國 1/10;騰訊獲外觀設計金獎,占全國 1/5。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739 家,總數接近 3000 家,超過全市1/4。中集研制的深海鉆井平臺“藍鯨 1 號”成功試采可燃冰,被譽為“大國重器”。
軍民融合、雙創發展領跑全國
作為全國唯一地方代表,受邀參加國家級軍民融合論壇并作經驗介紹,成為“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基地”。新增眾創空間55 家、孵化器 16 個,前海創投孵化器“以投帶創”模式寫入國務院文件,南山實踐為國家頂層設計做出貢獻。中科院先進院、騰訊入選國家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在美國、加拿大、以色列設立 4 家海外創新中心,占全市 4/7,鏈接世界創新最前沿。“創業之星”大賽連續舉辦十屆,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面旗幟。
人才大區地位凸顯
實施“人才領航計劃”,打造吸引各類人才的“強磁場”。南科大湯濤教授當選中科院院士,深圳本土中科院院士實現“零的突破”。新增“千人計劃”人才 62名,總數達 230 名,超過全省 40%;新增省、市創新團隊 7 個,總數達 84 個,占全市 72%。深圳人才公園建成開放,是全國首個人才主題公園,彰顯城市對人才的高度禮遇。哈工大(深圳)獲批舉辦本科教育,南山再添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率先破題
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建成全市首個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筑面積 6600 平方米,引進深圳仲裁院等 6 家保護機構、美國布林克斯律師事務所等 14 家運營機構,以及 3 家行業協會,構建保護、運營、轉化、協同、支撐“五大鏈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