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AI加無人機加衛星 NTT智能農業實驗以增產30%為目標

        AI加無人機加衛星 NTT智能農業實驗以增產30%為目標

        作者:范仁志 時間:2019-04-29 來源: 收藏

        日本智能農業事業又展開新實驗,這次是由日本電信大廠集團主導,在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選擇8公頃土地進行實驗,結合日本的準天頂衛星(QZSS)、無人機、(AI)、大數據、以及各種農藥技術,在2019年4月~2021年3月之間進行3年實驗,以耗時減少30%、收獲增加30%為目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4/400047.htm

        1556503766221071.png

        圖為農用無人機在田上飛行照片

        目前歐美先進國家與中國等新興國家,都在推動智能農業發展,日本可說已落后一截,不只是農機廠研發新設備,還有從業者引進新設備,都比較慢,原因在日本屬于山高陡平地零碎的地理環境,大平原用的自動農機與GPS等導航系統,在日本并不適用,容易因山區導航誤差而受損,也難爬過田埂。

        因此這次引進日本自己的導航系統,準天頂衛星,提供精確度1公尺等級的導航,配合逐步開放的無人機,建立日本式的智能農業,除適應本國需求,同時也開發類似地形的智能農業應用。

        這次與福島地區農業相關企業的合作計畫,智能農業經營服務方案,主要驗證3種服務的效率:1、作物成長診斷與肥料調整;2、70種病蟲害狀況診斷與對應;3、病蟲害預測與預防。

        在執行上,就是由無人機在農田上方飛翔,將攝影機拍攝影像傳到云端平臺上進行分析,并與前幾次的影像比對,確認作物成長狀況,并適度施肥,并在發現有害蟲或疾病時,立即投放農藥抑制,更進一步的就是利用環境影像判斷可能引來那些寄生蟲,或容易有哪里種細菌與病毒,提早施藥。

        現在的日本稻作農業進行施肥狀況與病蟲害狀況檢查,都是人工在適當時機進入田中觀察,并割下部分作物抽檢,不僅觀察密度無法與無人機相比,被割下的作物就被犧牲而沒有收成,而且一般是檢查有問題就全區施肥施藥,成本較高。

        NTT利用準天頂衛星與,則是要做到每公尺范圍詳查,施藥也是以1公尺而非1區為單位,比人工處理更精密。而在實驗成功后,也可能朝準天頂衛星系統有效范圍內的東南亞地區推銷。

        測試田地在2011年福島核災后禁耕,2018年起解禁復耕,目前的研究計畫屬福島重建計畫范圍。?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县| 延边| 湘西| 临夏县| 赤壁市| 九江市| 同德县| 方城县| 沅江市| 循化| 阳泉市| 开江县| 裕民县| 明星| 正镶白旗| 庆安县| 视频| 博客| 江川县| 淅川县| 平乡县| 石河子市| 雷州市| 怀仁县| 惠水县| 肇源县| 读书| 新丰县| 天峻县| 福建省| 彝良县| 桦川县| 饶平县| 台北县| 阜新市| 望江县| 信阳市| 江津市| 营山县| 大理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