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看2018動力電池拆分背后的兩面人生

        看2018動力電池拆分背后的兩面人生

        作者: 時間:2019-01-29 來源: 電池中國網 收藏
        編者按:2018年,多家企業啟動動力電池拆分業務,有的出于“甩包袱”考慮,有的則為了整裝再出發。“甩包袱”的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獨立化運營,打算重振動力電池業務的則仍在繼續。

          2018年,多家企業啟動拆分業務,有的出于“甩包袱”考慮,有的則為了整裝再出發。“甩包袱”的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獨立化運營,打算重振業務的則仍在繼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1/397218.htm

          謀求壯大業務

          “客戶需要一家獨立的、財務透明的供應商。想要對外供應電池,就需要成立獨立的公司。”副總裁何龍曾一語道破分拆電池業務的初衷。

          對于比亞迪來說,過去的2018年,除了大張旗鼓地擴張動力電池產能,還有一件更為緊迫的事情要做:分拆動力電池業務。2018年3月31日,比亞迪鋰電池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就曾公開表示,比亞迪已經啟動動力電池業務的剝離工作,預計2018年年底或2019年年初會拆分完畢。同年12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也透露,比亞迪計劃將旗下汽車電池業務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并計劃于2022年年底前尋求獨立上市。

          2018年,比亞迪高層接連為其分拆電池業務喊話,除了欲借分拆電池業務再造一個動力電池霸主,更為重要的目的是在向新能源整車廠釋放一個信號:“電池業務獨立后,車企可以無顧慮地與我合作了。”

          這個信號背后其實是有故事的。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的裝機量為11.43GWh,位居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裝機量為23.43GWh,是比亞迪的兩倍還多。從裝車企業來看,2018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達到121家,而比亞迪電池基本都供自家車輛了,對外僅供應東風汽車集團、成都客車、徐州徐工汽車、北京華林特和長沙中聯重科等5家車企。

          作為國內動力電池領域多年的老大,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初期未曾意識到對外供應電池的重要性,錯失了機遇,也給對手創造了機會,主營業務為動力電池的寧德時代后來居上,積極與眾多車企合作,迅速登頂全球動力電池冠軍寶座,隨后兩者的距離越拉越大。如夢初醒的比亞迪,2017年瞬即在《關于調整公司內部組織架構的議案》上提出成立電池事業群,事業部劃入電池事業群,開啟動力電池業務獨立的第一步。在同年的股東大會上,王傳福也表示,比亞迪就動力電池外銷已與幾個大的乘用車品牌進行商談,部分甚至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

          但這種積極開放的態度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從動力電池裝機量上來看,2017、2018年使用比亞迪動力電池的車企只能用屈指可數來形容,甚至都沒有超過五家。

          比亞迪的積極態度在整車企業那里受“冷落”不無緣由。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技術水平、產品品質和研發進展都對新能源汽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鑒于此,近年來新能源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不斷加強合作,進行深入協同和融合,共同推進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的提高。但是,車企與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合作方面卻可能心存芥蒂。比亞迪不僅是動力電池生產商,同時還是一家車企。考慮到可能每家車企對于電池的技術要求不同,一旦將自己的技術或要求告訴比亞迪,是否會影響到自身企業的發展?這種疑慮很難說清。

          對于比亞迪來說,唯有破釜沉舟,創立獨立、透明的動力電池公司,方可獲得更多主機廠的信賴。基于此,比亞迪才不遺余力地推動動力電池業務的獨立,成立一家獨立公司并將謀求上市。上市后不僅可以實現相關業務的透明化,同時公司可以籌集更多資金,對于擴張其動力電池版圖也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也讓國外一些本不專注于動力電池業務的企業也開始改弦易轍。

          2018年年底,東芝宣布將SCiB電池業務從東芝基礎設施系統與解決方案公司(TISS)分拆,并納入到東芝內部的獨立業務部門,成為東芝集團的重點業務領域之一。東芝認為將SCiB業務獨立化將更有利于其快速發展。此外,東芝將通過資本投資和聯盟等形式擴大SCiB電池的產能,以應對市場對其需求的快速增長。同年6月,東芝即宣布投資近50億日元將其鋰離子電池產能較目前增加50%。

          忍痛“甩包袱” 拆分電池業務

          如果說比亞迪拆分動力電池業務是為了尋求發展壯大,那么以下兩家車企拆分電池業務則有甩“包袱”的嫌疑了。

          2018年12月28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8年12月27日分別與蜂巢能源及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訂立轉讓合同,該公司分別以人民幣1.64億元及4770.07萬元向蜂巢能源及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出售123項公司專利、非專利技術資產及部分資產。據悉,上述專利及非專利技術主要應用于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制造、電池包裝、汽車組件生產等領域。至此,長城汽車不再擁有動力電池相關業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動力電池 比亞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张家港市| 江门市| 疏勒县| 黄冈市| 崇左市| 科尔| 建湖县| 灵川县| 澄迈县| 昌黎县| 辛集市| 伊金霍洛旗| 津市市| 郯城县| 湖州市| 富阳市| 石柱| 重庆市| 衡阳县| 溧阳市| 中西区| 凯里市| 龙井市| 红桥区| 金堂县| 江阴市| 察隅县| 永清县| 黔江区| 呼图壁县| 泌阳县| 楚雄市| 承德县| 江北区| 宜君县| 阿拉善右旗| 偃师市| 西平县| 临高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