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5G時代的應用探析

        5G時代的應用探析

        作者:迎九 時間:2018-12-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3共享經濟的企業才可以當老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6091.htm

          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流通企業是阿里巴巴,是沒有自己的商店的,2018年光棍節一天,就做出了2135.5億元生意,馬云稱不是阿里巴巴開店賣東西,而是全中國人在淘寶天貓上開店,是讓天下人開店、天下人買東西的第三方平臺。可見阿里巴巴是工具,是利他的,這和蘇寧等有實體店,給自己加一個互聯網通道、把互聯網當作工具賣東西是不同的。

          利己的應用和利他的應用是不一樣的。美國西部最掙錢的,從來不是淘金的人,而是賣鐵鍬、手電動筒等的人。馬云為什么做成老大?京東、蘇寧不是老大?因為后者做的是“+互聯網”,馬云做的是互聯網平臺,他們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所以我們要理解互聯網的本質:構造一個數字化、平臺化和輕資產化的解決方案。

        1546247177700470.jpg

          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流通企業,但沒有倉庫,因為倉庫在賣東西的企業和個人的自己家里,符合商業邏輯。所以京東商城上有的貨是“京東自營”,那是京東自己在賣的貨,有的貨是非自營的,也采用了這種共享平臺方式。

          能做到老大的一定是平臺。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世界上最大的媒體是一個叫做“微信”的自媒體,上面沒有記者和播音員,每個網民是內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這叫自媒體,又叫社交平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優步沒有汽車和駕駛員,汽車是我們家的,我是駕駛員,是人人為人人。所以當美國加州法院判決優步勝訴之后,出租車公司深刻地認識到,原來網約車不是給出租車加一個互聯網,而是消滅出租車司機這個職業,人人都可以干第二、第三職業,搶了他們飯碗,引起了出租車司機的抗議,引發了滴滴和快的快速合并。世界上最大的商旅住宿服務企業airbnb有超過150萬套房源,但沒有一間房和物業是他們自己的,這才是互聯網的一種邏輯。

          那么,共享單車為什么還有人投資?共享單車的實質是互聯網金融眾籌。例如ofo上線三個月以后,中央電視臺播報其注冊用戶突破戶1億,假如一個人融了99元錢,ofo就融了100億。摩拜單車是一個人押金299元,最高時候兩家都達到3億的注冊客戶。理財、金融業的核心價值在于促進貨幣的流動性。所以投資人給共享單車投錢,因為他們掙的是金融的錢。

          所以來了,運營商及有實力的企業應該多做一些平臺。

          3互聯網與電信運營商之爭

          3.1互聯網的壟斷性

          彼得·蒂爾(PeterThiel)的書《從0到1》解釋了互聯網成功率為何特別高?因為互聯網比任何行業壟斷,例如你在淘寶上絕對不能使用微信支付,你在微信上不能使用淘寶,它們是沒有互聯互通的。這在通訊業是不可想象的。

          這就是特朗普為什么要和互聯網較勁?因為突然醒悟,這個行業比誰都壟斷,而且沒人管。這也是2017年6月歐盟罰款Google公司24億歐元,2018年7月又罰款了43億歐元。因為壟斷大數據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問題:假設別人不和你合作,你就有能力控制客戶、不互相流通。

          3.2美國廢除“網絡中立”

          2017年12月的一件大事是美國廢除了網絡中立,2018年6月11日起正式實施。其背景是2012、2013年前后,美國AT&T公司和一家寬帶公司被起訴到法院,從有線電視延伸出的一家寬帶網絡公司的一些律師帶著消費者起訴到法院,稱消費者上網,已支付了流量費/月租費,但是網頁上經常有廣告,消費者憑什么為廣告流量付費?例如消費者看電視的時候,由于有廣告,消費者就不用付費。AT&T的律師解釋說,那些廣告不是運營商發布的,是互聯網公司做的,代表消費者的律師有備而來,反擊道:的確是互聯網公司做的,但是互聯網公司沒有向消費者收錢,是你運營商收錢了,所以就把運營商套在里面,法院判決運營商敗訴,認為運營商在騙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OTT(OverTheTop),通俗地說,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什么叫OTT?即網絡和電信業務分離,指互聯網企業利用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網絡發展自己的業務。在語音通信時代,把聲音進行傳遞,雙方都是最終消費,運營商收電話費是對的。當流量超過語音的時候,但流量不是最終產品,流量的最終產品是消費者通過流量玩游戲、看著視頻、聽著音樂,按照傳統的商業邏輯,應該是互聯網公司付費。OTT最大的案例,是一家叫騰訊的運輸公司,經營著一輛叫“微信”的大巴,拉著六億網民開到你們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應該向誰收費?毫無疑問是向開車的司機收費,即騰訊微信收費。而運營商為什么要向每個網民收費?這沒有道理。

          為此,2014年1月,美國AT&T公司在CES(美國消費類電子展)上拋出了一個重磅應用,叫流量800號。800號語音在美國很流行,在美國打電話給飯店訂房間,不需要付費。流量800號,即使用誰的APP、上誰的網站,誰就要付費。據此,中國移動也找到騰訊,稱也要做流量800號、向騰訊收費。

          但是全世界的流量爭奪戰中,電信運營商都失敗了。例如,當年AT&T和Twitter(推特)的官司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電信業有商業選擇權,因為是需要盈利的企業,可以采取差異化定價,采用雙邊市場,不交錢的上網速度慢,交錢的走高速。最后互聯網公司不干了,起訴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奧巴馬總統認為要政治正確,要一視同仁,一定要低價格、降價、要讓所有人使用得起。特朗普一上臺就廢止了這個決定,他仔細聽證,稱這個一視同仁的政治正確,相當于自來水誰都喝得起,好像很公正,實際上最不公平,因為窮人就喝一點水,富人有大花園、游泳池,需要浪費大量的水,相當于富人獲得了最多的補貼等,這反而不公平。同理,流量降價導致了大型互聯網公司在OTT的情況下占了更多的便宜。最重要的是,在2018年12月底,美國政府頒布了國家安全戰略,有五大支柱,第一個是軍事,第二個是,美國政府要求運營商大力投資,但是沒有一家運營商感興趣,稱自己4G的錢還沒收回來。政府感到奇怪,互聯網這么蓬勃發展,為何運營商沒有享受到紅利?就因為網絡中立條約,運營商被管道化了。美國政府肯定是希望國家的基礎電信業發展,如果基礎電信業掙不到錢,會波及到制造業。

          有人認為流量費就像自來水和電力一樣,不需要投入很多,用量大了,就可以自負盈虧。這是不太了解通信業:通信業最基本的降價提速一定是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的,是高技術驅動的,這個代價是巨大的,通過投資才能升級。

          除了美國,法國也向基礎領域發展,支持基礎電信業的發展,一定要讓運營商掙錢,而不是讓互聯網公司賺錢。因為互聯網,想象得很好——流量降價帶動經濟發展,而很多是娛樂消費(注:例如中國百分之七八十的流量消費是抖音、水軍等方面)有彈性,貴了可不用。因此美國退出了網絡中立。

          廢除網絡中立的簡單邏輯,就是建一條公交線,不能一視同仁,差異化定價,保證對國民經濟和社會有貢獻的流量。

          但是運營商還是不感興趣。美國提出建議,由政府投資建,加快使用效率。然而,這遭到FCC的反對,因為FCC好不容易使運營商差異化、有競爭了。特郎普卻稱要挑戰互聯網公司,認為物聯網公司掙得太多了,要讓運營商掙到錢,讓運營商加大對5G的投入,把整個基礎設施建起來。通過大量的投資,進一步實現5G時代的降價提速。

          4 5G帶來區塊鏈和AI的機會

          4.1區塊鏈機會

          5G是基礎設施,要在上面搭平臺,要有抓手,例如區塊鏈。區塊鏈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的下一代信息技術。

          很多人把區塊鏈和比特幣聯系起來。實際上,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區塊鏈是記賬的技術,是超級賬本,不是存在某一臺服務器上,而是把帳記到互聯網上。很多真正了解區塊鏈的人認為,區塊鏈10倍于互聯網的經濟規模,因為它將傳遞信息的互聯網變成價值網。

          例如,區塊鏈可以記錄錢給了誰,房產、結婚證等都去中心化,不需要民政局證明,另外,誰從哪個太陽能光伏電廠買了電,什么服務器從什么攝像頭截取了圖像,某個路燈、井蓋的用電量等等。實際上,在物聯網時代,今天的所有金融體系、電信計費體系等,都不足以支撐萬物互聯的瞬間億次互相服務的計費模式,必須用智能合約+區塊鏈的體系(如圖4)。沒有區塊鏈的底層,物聯網很難盈利。

        4.jpg

          還有一些內容發布的平臺,例如音樂家在某些音樂APP上放了音樂,在推廣期可以免費聽,但是你要把它作為鈴音、放在你的抖音里做伴音,要付費等,定價由音樂家決定,音樂家有密鑰,可以自行定價。

          可見,今后內容也不可能免費使用了,區塊鏈記賬也是未來的寬帶內容平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為什么講內容?最重要是因為非結構化數據——語音、圖像、視頻這些的處理能力,通過深度學習,有了可能性,所以帶來了人工智能(AI)多元異構化數據處理,智能變為智慧(從intelligent改為smart)了。因此,5G需要AI大量的解決方案。所以運營商面臨著很大的一個問題,在搭平臺的時候不要特別窄,一定要通過AI和區塊鏈去構建5G基礎設施。

          4.2AI機會

          4.2.1對AI與人競爭的擔憂

          很多人擔憂將來5G來了,人工智能的應用來了,汽車可以無人駕駛了,問題來了:人做什么?實際上,在第二次工業浪潮時,就有這樣的擔憂。實際上,因為一個人看著機器,可以干十個人的事,掙的工資就多了,效率提升了,人就值錢了。所以歐美國家的人工資高了,這時候他的假期延長,產生了第三產業——服務業,就去旅游/消費了。所以將來可以二次分配,一些下崗人員就到第三產業,做服務業,把掙的錢轉變成租金。

          從經濟學上看,未來5G一定帶來區塊鏈、人工智能活躍的運用,這些大量的平臺有待于開發,當然還有用社會的力量去開發。

          2010年前,呂廷杰教授與幾位搞市場營銷的朋友開玩笑,解釋什么叫第一產業,就是養牛放羊,是農牧業。第二產業是殺牛宰羊——工業。第三產業是吃牛肉、喝羊湯——服務業。第四產業是吹牛皮,出洋相。什么叫吹牛皮、出洋相?就是在網絡空間的信息消費。2011年美國發布一份重要報告,叫網絡空間國際戰略,明確指出人類的信息科技文明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開創了新的維度,我們不再是一個在三維空間和時間上生存,我們多了一個網絡空間。所以我們更多的時間是看手機,很多時間花在網絡平臺。例如一個長得漂亮、五音不全的小女孩,也許隨便在網上唱首歌,一天的最高打賞收入能夠收到20萬元,超過那些農民努力工作一年所掙的錢,這就叫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

          以后大家會對內容付費,內容會變現,因此未來的區塊鏈記帳,對內容產業、有價值的商業利益體系將是至關重要的。

          4.2.2做AI的思維方式的創新思考。

          現在很多國內外專家研究人工智能,有做圖像的、類腦神經等,呂廷杰教授作為一位外行,對這種思路存在一定的質疑。就像人學鳥飛上天,開始做的是帶著翅膀飛上天,結果都失敗了。但最后人比鳥飛得更高、飛得更快,是用噴氣式。但是鳥不會噴氣式。

          AI涉及到科學的方法問題,計算機的物理結構與人不一樣,但是要實現超過人的能力。

          5小結

          5G到來,除了基礎設施,到底是一張網、兩張網、三張網……?政府一定要認真地去把它想好。我們可在5G中打造各種應用平臺,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包括虛擬現實(AR)和增強現實(AR)等抓手,做出社會需要的、能夠解決社會痛點的解決方案和平臺。這樣5G不僅是基礎設施,還能活躍社會應用,那時候可帶動我們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1期第9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昌吉市| 菏泽市| 岳阳市| 张家港市| 林甸县| 彭州市| 读书| 东丰县| 吉安县| 镇平县| 神木县| 本溪| 手游| 桃园市| 沙湾县| 滦南县| 台州市| 许昌县| 焦作市| 睢宁县| 荣成市| 利辛县| 延寿县| 葫芦岛市| 昔阳县| 江达县| 福建省| 棋牌| 淅川县| 湘西| 平远县| 广平县| 兴国县| 沙田区| 集贤县| 庆云县| 会同县| 腾冲县| 吴堡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