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19年來專注一件事,紛擾中不忘初心、踏實前行
古人云: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如今市場經濟高速發展,行業屬性更繁多紛雜,何止三十六行。但是事分高低,每一個行業還是會有“狀元企業”,我們更習慣說是龍頭企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437.htm在如今的人工智能+語音行業,科大訊飛就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音技術研究、軟件及芯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的國家級骨干軟件企業,并在2017年6月入選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
翻看科大訊飛所獲的榮譽: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智能語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骨干軟件企業等等,公司被稱之為人工智能界的獨角獸。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2017年還榮獲了“2017中國企業十大人物”。
榮譽加身,股市走高,2017年對于科大訊飛而言是美妙的一年。2017年11月15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國家公布了人工智能四大平臺,其中包括依托科大訊飛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科大訊飛被視作“人工智能第一股”。
2017年的11月是科大訊飛股市的拐點,也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產業從資本瘋狂走向理性發展的拐點。因為從這一刻開始,有更多人質疑人工智能的落地能力,質疑科大訊飛作為行業龍頭表現出來的盈利不足。
面對外界的輿論壓力,科大訊飛江蘇區總經理黃飛云表示:“科大訊飛有非常清晰的發展路線,十幾年來,訊飛一直沒有改變主營業務,一直聚焦技術研發并堅持應用是硬道理,從公司成立到現在,我們的使命一直圍繞在希望機器能理解,會思考。”黃飛云指出科大訊飛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踏實前行”。
不忘初心,踏實前行
-與非網專訪科大訊飛江蘇區總經理黃飛云
Q:對于科大訊飛而言,哪一領域將出現高增長、高爆發?
A:教育。
Q: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產品的目前進展是怎么樣?
A:課堂里面應用的產品相對成熟,目前在全國應該超過了1500所學校。能夠給學生課堂教學提供大數據分析,對作業、考試數據分析過后,對孩子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是能幫助學生識別自己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然后能夠給他推薦更好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不斷地自我提升的一個解決方案。
Q:因材施教訓練的數據哪里來?
A:訊飛和各個學校之間有業務合作,他們要購買教育信息化的設備和產品,訊飛也會給他們提供教學網,這里面就會產生相應的數據。我們基于他們的許可,在學校本地會有一些數據,然后我們基于此給學校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數據報告。
Q:科大訊飛作為一個AI+語音行業的龍頭企業,如何面對作為后來者的初創企業?
A:首先,我們覺得有生態才有長遠的發展,我們非常歡迎初創企業能夠參與其中。另外,訊飛有自己核心的技術優勢,在我們擅長的語音領域,包括認知智能、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方面我們有自己核心的技術,有算法模型以及訓練庫,應該說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保持了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今年就拿到了9項國際權威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競賽的“世界第一”。實際上,技術轉化成產業應用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我們特別歡迎大家在做,但是在落地的領域,我們也不是什么都做。核心的賽道我們訊飛去做,對于一些非核心賽場,我們會將相關技術開放出來,讓更多的創業伙伴加入進訊飛生態。比如教育一定是我的主要賽,我們自己做。
Q:劉慶峰董事長提出的人機耦合怎么融入到科大訊飛的產品研發里面?
A:技術的突破和我們在產業化應用當中的過程實際上是有差異的。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還要特別地依賴于或者是要借助于行業專家的角色。比如教育領域,我們特別希望老師能給我們提供場景化的需求,幫我們提出產品方面的問題。在各行各業,其實都有這樣的決策層。實際上,更多是人要把AI當成一個很好的工具去提高效率。各個行業要提高使用AI的能力,利用AI提升產業的效率,能夠快速解決一些問題,這個是我們希望達到的。并不是說我們要靠人類的參與去促成一個我們機器表現很好的假象。我們的本意是希望人和機器有更好的協同和合作,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Q:外界對科大訊飛的質疑影響有多大?
A:外界對訊飛的關注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但這個壓力本身來自于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對未來抱有很高的期望,外界的輿論壓力在我們內部反而能夠激發出更大的斗志。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在核心技術層面有更大的投入,在產業方面我們會更加聚焦。這樣的話,才能夠真的把產業做大,把我們的經營效益做好。
Q:要跨越這個臨界點要求訊飛做出怎樣的改變?
A:從銷售層面來說,不管是在教育,在政法,還是在醫療,原來訊飛的銷售模式是面向大客戶的,所謂大客戶就是省市一級的主要部門有大的項目進行的采購。現在大家可以看到資金下沉,需求下沉,應用下沉,我們現在面對的客戶都是學校,甚至是一些縣城的學校,面對的是一些醫院,甚至一些縣城的醫院。所以,我們面對的客戶群體在急劇的放大,要求我們在銷售當中,在各地市所建立的,甚至各個細小的經營單元所建立的樣板投入就會更大。我們要建生態,要把原來自己直銷的模式逐步地交給渠道合作伙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我們是在建生態,然后再做大市場,做大面積市場,而不是單點的突破。所以這是銷售結構的轉變,導致我們的投入增加,銷售費用的增加,合作伙伴的培養,生態的培養和讓利都稀釋了我們短期的利潤。訊飛的銷售成本的增長和我們銷售人員的規模增加有關,一兩年前我們的銷售人員才一兩百人,現在大概有一千人。但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渠道合作體系慢慢已經初步成型,各個行業的樣板市場已經逐步建立。
從科研角度來說,我們在人才方面用了大量的高階人員。現在訊飛的整個核心骨干,核心的高級研發人才招聘已經告一段落,后面會根據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優化,外界好的骨干還會繼續吸收。以江蘇舉例,三季度的人力成本比一季度要增加一倍,但不可能在四季度還增加一倍,基本是現在這樣的。
訊飛剛剛經歷一波人力資源成本大幅增加,銷售規模和銷售鋪設點大幅增加的過程,銷售模式不斷轉變,從直銷轉化為渠道銷售為主,導致我們整個費用不斷增長。我們希望19年能夠有更好的經營支出計劃。
Q:不忘初心,踏實前行,對科大訊飛意味著什么?
A:這么多年訊飛一直堅持主業,非常聚焦。在過程中雖然有一些業務擴張,但是我們在核心業務方向上投入了巨大的資源,比如說教育是訊飛一直堅持在做的,包括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研究方面一直沒有變,一直堅持在智能相關的技術方向,這幾年我們一直在這方面保持了非常好的定力。這段時間外界給我們太多的壓力,但我們內部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使命在哪里,所以我們要踏踏實實地服務客戶,把核心技術研發好,我覺得總會越來越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