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詳細解析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電池包和BMS、VCU、 MCU

        詳細解析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電池包和BMS、VCU、 MCU

        作者: 時間:2018-08-14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6759.htm

        表3 MCU技術參數

        3.3 電池包和BMS

        電池包是新能源汽車核心能量源,為整車提供驅動電能,它主要通過金屬材質的殼體包絡構成電池包主體。模塊化的結構設計實現了電芯的集成,通過熱管理設計與仿真優化電池包熱管理性能,電器部件及線束實現了控制系統對電池的安全保護及連接路徑;通過BMS實現對電芯的管理,以及與整車的通訊及信息交換。

        電池包組成如圖5所示,包括電芯、模塊、電氣系統、熱管理系統、箱體和BMS。BMS能夠提高電池的利用率,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控電池的狀態。

        圖5 電池包組成

        BMS是電池包最關鍵的零部件,與VCU類似,核心部分由硬件電路、底層軟件和應用層軟件組成。但BMS硬件由主板(BCU)和從板(BMU)兩部分組成,從版安裝于模組內部,用于檢測單體電壓、電流和均衡控制;主板安裝位置比較靈活,用于繼電器控制、荷電狀態值(SOC)估計和電氣傷害保護等。

        BMU硬件部分完成電池單體電壓和溫度測量,并通過高可靠性的數據傳輸通道與BCU 模塊進行指令及數據的雙向傳輸。BCU 可選用基于汽車功能安全架構的32 位微處理器完成總電壓采集、絕緣檢測、繼電器驅動及狀態監測等功能。

        底層軟件架構符合AUTOSAR標準,模塊化開發容易實現擴展和移植,提高開發效率。

        應用層軟件是BMS的控制核心,包括電池保護、電氣傷害保護、故障診斷管理、熱管理、繼電器控制、從板控制、均衡控制、SOC估計和通訊管理等模塊,應用層軟件架構如圖6所示。

        圖6 應用層軟件架構

        表4為國內外主流 BMS供應商的技術參數,代表著BMS的發展動態。

        表4 BMS技術參數

        4 充電設施

        充電設施不完善是阻礙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的重要因素,對特斯拉成功的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解決方案、剖析充電系統組成。

        4.1 特斯拉充電方案分析

        特斯拉超級充電器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充電技術,它為MODEL S充電的速度遠高于大多數充電站,表5為特斯拉電池和充電參數。

        表5電池和充電參數

        特斯拉具有5種充電方式,采用普通110/220V市電插座充電,30小時充滿;集成的10kW充電器,10小時充滿;集成的20kW充電器,5小時充滿;一種快速充電器可以裝在家庭墻壁或者停車場,充電時間可縮短為5小時; 45分鐘能充80%的電量、且電費全免,這種快充裝置僅在北美市場比較普遍。

        特斯拉使用太陽能電池板遮陽棚的充電站,既可以抵消能源消耗又能夠遮陽。與在加油站加油需要付費不同,經過適當配置的 MODEL S 可以在任何開放充電站免費充電。

        特斯拉充電技術特點可總結如下兩點:1)特斯拉充電站加入了太陽能充電技術,這一技術使充電站盡可能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電網的依賴,同時也減少了對電網的干擾,國內這一技術也能實現。 2)特斯拉充電時間短也不足為奇,特斯拉的充電機容量大90~120kWh,充電倍率0.8C,跟普通快充一樣,并沒有采用更大的充電倍率,所以不會影響電池壽命;20分鐘充到40%,就能滿足續航要求,主要原因是電池容量大。

        4.2 充電解決方案

        圖7充電系統組成

        圖7為一種可參考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解決方案,充電系統組成:配電系統(高壓配電柜、變壓器、無功補償裝置和低壓開關柜)、充電系統(充電柜和充電機終端)以及儲能系統(儲能電池與逆變器柜)。無功補償裝置解決充電系統對電網因數影響,充電柜內充電機一般都具備有源濾波功能、解決諧波電流和因數問題。儲能電池和逆變器柜解決老舊配電系統無法滿足充電站容量要求、并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在不充電時候進行儲能,大容量充電且配電系統容量不足時釋放所儲能量進行充電。如果新建配電系統容量足夠,儲能電池和逆變器柜可以不選用。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為充電系統提供清潔能源,盡量減少從電網取電。

        5 總結

        從消費者和技術角度分別對新能源汽車結構進行歸納分類,分析各種結構的優勢,以及國內外各主機廠的應用情況。分析新能源汽車的模塊組成和平臺架構,詳細介紹了三級模塊體系中相關的執行系統和控制系統。分析VCU、MCU和BMS的結構組成及關鍵技術,以及世界主流供應商的技術參數和發展動態。對特斯拉成功的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并提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解決方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功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建阳市| 越西县| 嵊泗县| 炉霍县| 赤壁市| 道真| 句容市| 通渭县| 磴口县| 南丹县| 大港区| 汶上县| 华阴市| 兴仁县| 梁平县| 班戈县| 宜君县| 中宁县| 双流县| 元谋县| 盐亭县| 东阿县| 沛县| 巴楚县| 贵阳市| 应城市| 阳东县| 墨竹工卡县| 定边县| 宜州市| 厦门市| 赤城县| 邹平县| 安多县| 通道| 台安县| 县级市| 灌阳县| 定日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