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最易懂的動力電池系統設計

        最易懂的動力電池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8-08-10 來源:網絡 收藏

        動力電池系統指用來給電動汽車的驅動提供能量的一種能量儲存裝置,由一個或多個電池包以及電池管理(控制)系統組成。動力電池系統設計要以滿足整車的動力要求和其他設計為前提,同時要考慮電池系統自身的內部結構和安全及管理設計等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6185.htm

        比如整車廠會針對要設計的整車,在考慮安全設計、線束連接線設計、接插件設計等相關要求后,形成一個有限的動力電池系統空間大小。然后在有限的空間約束下,進行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高壓系統等布置,保證電池單體及模塊均勻散熱,保證電池的一致性,提高電池系統的壽命與安全。設計時要考慮到的一些整體和通用性原則包括安全性好、高比能量、高比功率、溫度適應性強、使用壽命長、安裝維護性強、綜合成本低等。

        由于不同種類電動汽車的結構和工作模式的不同,導致對動力電池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樣。純電動汽車行駛完全依賴于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電池系統容量越大,可以續航里程越長,但所需電池系統的體積和重量也越大。雖然混合動力汽車對動力電池系統的容量要求比純電動汽車要低,但要能夠在某些時候提供較大的瞬時功率。而串聯式和并聯式混合動力汽車對電池系統的要求又有所區別。

        一種典型的動力電池系統

        因此動力電池系統的設計流程一般如下:

        (1)先確定整車的設計要求;

        (2)然后確定車輛的功率及能量要求;

        (3)選擇所能匹配合適的電芯;

        (4)確定電池模塊的組合結構形式;

        (5)確定電池管理系統設計及熱管理系統設計要求;

        (6)仿真模擬及具體試驗驗證。

        動力電池系統作為電動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主要按其的具體結構及功能來談談設計要求。分為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電氣及機械系統這四個主要部分。

        1.電池模組的結構及設計

        動力電池模組是指動力電池單體經由串并聯方式組合并加保護線路板及外殼后,能夠直接提供電能的組合體,是組成動力電池系統的次級結構之一。動力電池單體即電芯,按正極材料來分,主要包括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以及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等。在查閱資料統計得到的不同材料電芯基本性質如下表所示。

        按電芯的結構形狀來分,主要分為圓柱電芯和方形電芯以及軟包這三種,各自的優缺點也十分明顯。在一定程度上,電芯的性能決定了電池模組的性能進而影響整個動力電池系統的性能。因此在進行動力電池系統設計,一定要根據整車的設計要求去選擇電芯的材料及形狀。

        那么首先要通過電動汽車的動力需求以及各種高電壓機器配件等所需的消耗電力、時間以及使用溫度來確定電池系統的容量。然后在進行電池模塊設計時要考慮到動力電池的特性。因為動力電池在不同溫度下輸出/輸入會發生變化。容量、輸出性能會隨使用時間逐漸退化。電池的性能與選擇一旦出現設計錯誤,將不能滿足低溫時的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并且當電池老化時還會給系統性能造成影響。電池模組由多個動力電芯串并聯組合而成,包括單體電芯、固定框架、電連接裝置,還有溫度傳感器、電壓檢測線路等。

        動力電池系統的結構設計流程(電芯→模塊→系統)

        在結合整車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對電池模組進行設計時,電池模組設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電池成組的固定連接方式要根據動力電池系統設計的整體要求對選定好的電芯結構形狀進行。

        ·電池模塊的裝配要求松緊度適中,各結構部件具有足夠的強度,防止因電池內外部力的作用而發生變形或破壞。

        ·電芯及電池模塊要有專門的固定裝置,結構緊湊且要根據電池箱體的散熱情況設置通風散熱通道。

        ·電池單體之間的導電連接距離盡量短,連接可靠,最好是柔性連接,各導電連接部位的導電能力要滿足用電設備的最大過流能力。

        ·充分考慮電池串并聯高壓連接之間的絕緣保護問題,例如絕緣間隙和爬電距離等。

        方形電芯和圓柱電芯的電池模組

        2.電池管理系統的設計

        電池管理系統(BMS),即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通過檢測電池組中各單體電池的狀態來確定整個電池系統的狀態,并根據它們的狀態對動力電池系統進行對應的控制調整和策略實施,實現對動力電池系統及各單體的充放電管理以保證動力電池系統安全穩定地運行。電池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可以分為檢測、管理、保護這三大塊。具體來看,包括數據采集、狀態監測、均衡控制、熱管理、安全保護、信息管理等功能。

        電池管理系統

        電池管理系統在硬件上可以分為主課模塊和從控模塊兩大塊。主要由數據采集單元(采集模塊)、中央處理單元(主控模塊)、顯示單元、均衡單元檢測模塊(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漏電檢測)、控制部件(熔斷裝置、繼電器)等組成。中央處理單元由高壓控制回路、主控板等組成,數據采集單元有溫度采集模塊、電壓采集模塊等組成。一般采用CAN現場總線技術實現相互間的信息通訊。

        在動力電池管理系統中的軟件設計功能一般包括電壓檢測、溫度采集、電流檢測、絕緣檢測、SOC 估算、CAN 通訊、放電均衡功能、系統自檢功能、系統檢測功能、充電管理、熱管理等。整體的設計指標包括最高可測量總電壓、最大可測量電流、SOC估算誤差、單體電壓測量精度、電流測量精度、溫度測量精度、工作溫度范圍、CAN通訊、故障診斷、故障記憶功能、在線監測與調試功能等。

        BMS通過通訊接口與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能量管理系統、車載顯示系統等進行通訊,整個工作過程大致為:首先利用數據采集模塊采取電池的電流、電壓和溫度等數據→然后采集到的數據發送給主控模塊→主控模塊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后,發出對應的程序控制和變更指令→最后對應的模塊做出處理措施,對電池系統或電池進行調控,同時將實時數據發送到顯示單元模塊。

        在電池管理系統的技術要求方面要滿足相關標準,比如QC/T 897-2011:

        ·電池管理系統與動力電池相連的帶電部件和其殼體之間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2MΩ。

        ·電池管理系統應能經受相關的絕緣耐壓性能試驗,在試驗過程中應無擊穿或閃絡等破壞性放電現象。

        ·SOC的估算精度要求不大于10%。

        ·電池管理系統應能在相關規定條件下,比如過電壓運行、欠電壓運行、高低溫運行情況下滿足狀態參數測量精度的要求。

        3.熱管理系統的設計

        電池熱管理系統是從使角度出發,用來確保電池系統工作在適宜溫度范圍內的一套管理系統,主要由電池箱、傳熱介質、監測設備等部件構成。電池熱管理系統有如下幾項主要功能:

        (1)電池溫度的準確測量和監控;

        (2)電池組溫度過高時的有效散熱和通風;

        (3)低溫條件下的快速加熱,使電池組能夠正常工作;

        (4)有害氣體產生時的有效通風;

        (5)保證電池組溫度場的均勻分布。

        當車輛在不同運行工況下,電池系統由于其自身有一定的內阻,在輸出功率、電能的同時產生一定的熱量從而產生熱量累積使電池溫度升高,空間布置的不同使得各處電池溫度并不一致。當電池溫度超出其正常工作溫度區間時,必須限功率工作,否則會影響電池的壽命。為了保證電池系統的電性能和壽命,車用動力電池系統一般設計具有熱管理系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天祝| 卫辉市| 盐池县| 马公市| 汝南县| 天柱县| 长汀县| 永修县| 峨眉山市| 泽普县| 枣强县| 三江| 灵丘县| 华容县| 来凤县| 汨罗市| 东辽县| 卓资县| 佛教| 西吉县| 墨竹工卡县| 富阳市| 威信县| 巢湖市| 和静县| 潍坊市| 盐边县| 西丰县| 旺苍县| 平谷区| 蓝山县| 玛多县| 平乡县| 西峡县| 始兴县| 舟曲县| 石阡县| SHOW| 镇雄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