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如果人工智能普及,會造成經濟危機嗎?

        如果人工智能普及,會造成經濟危機嗎?

        作者: 時間:2018-07-18 來源:鎂客網 收藏
        編者按:理論上來說,人工智能的普及,會帶給整個人類社會極大的沖擊,包括但不限于會有大量人失業,并由此引發經濟危機。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從怎樣克服物資不足,正逐漸轉變成如何合理分配我們生產出來豐富物資。如果人類可以處理好這個問題,那么人類就有可能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整個社會按需分配,人們不再需要爭奪資源,因為資源過剩。但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整個人類社會陷入一場浩劫,一場巨大的動蕩也不是不可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3428.htm

          但是不管人類最后怎么處理帶來的生產力飛躍,現有的經濟運行模式一定會出問題。在普及的過程中,或者初步完成普及之后必然會出現一個極其容易出現經濟危機的階段——生產過剩/產能過剩,而且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過剩,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產能過剩。20世紀30年代席卷全球的經濟大蕭條,就是由于嚴重的生產過剩導致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于20世紀30年代的生產過剩,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產能過剩,會更加可怕。

          人工智能出現之前,絕大多數生產過程需要人類的大量干涉,生產力的提高,往往伴隨著對勞動力需求的提高。但是人工智能完全改變了這個游戲規則,生產力可能會呈現幾何級的增長,而勞動力需求反倒可能下降了。當然,人類老齡化一定程度上會緩解勞動力過剩的問題,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尖銳的問題產生了:對于大量沒有從事生產活動的人群,不管是老年人群體,還是因為技能沒跟上時代需要而失業的工齡人士,怎么樣讓他們有能力消費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消費品,從而維持現有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人類社會因為物質短缺而導致的饑荒早就不應該存在了,但是在歐美發達地區被肥胖問題困擾的同時,非洲地區因為營養不良和饑餓,每天都有人死亡。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人類目前為止可能還沒學會應對生產力的爆炸式增長的有效方法。

          因此,從悲觀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會醞釀一個大危機出來,一個比上世紀三十年代更大的危機。至少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能的。

          但是,這不是我們應該放棄人工智能的理由。人工智能雖然可能會在短期帶來一些問題,長期來看是必然的選擇,而且讓貧困問題被徹底解決有了可能性。理論上來說,擁有核武器的人類,早就具備自我摧毀的能力,人工智能起碼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可能會有那么大的破壞力。問題不在于人工智能,也不在于生產力過剩,而在于人類本身。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讓那些看起來“不那么重要”或者“貢獻不那么大”的人通過某種形式分享社會進步帶來的好處?上世紀30年代,我們還沒準備好。這一次,我們有從上次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嗎?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墨玉县| 临沭县| 连州市| 清水河县| 通州区| 龙南县| 织金县| 故城县| 沁源县| 吉水县| 孙吴县| 巴彦县| 辽宁省| 依安县| 邳州市| 库尔勒市| 浮梁县| 颍上县| 黄骅市| 香格里拉县| 达尔| 广水市| 万年县| 苏尼特左旗| 吉木萨尔县| 黔江区| 枣强县| 中方县| 连山| 汪清县| 新兴县| 石嘴山市| 蒙城县| 左贡县| 和田市| 张北县| 政和县| 郧西县| 廉江市|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