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企業在選擇公有云時,摸清這五大定律少掉坑

        企業在選擇公有云時,摸清這五大定律少掉坑

        作者: 時間:2018-07-12 來源:砍柴網 收藏
        編者按:幾年前公有云剛冒出來的時候,大眾對這一新概念摸不著頭腦,幾年過去了,公有云的常識已經不用再普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應用,都已經離不開公有云了。

          總體擁有成本對比:“拿來主義”云和“不合規”存隱形成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3157.htm

          企業級解決方案領域的購買決策方式與消費級完全不同,表面看起來只是買了一套硬件或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只是一次性成本,但其實購買企業級產品和服務需要考慮到對已有硬件、軟件投資的保護,要盡量做到兼容和可用,同時還要將后期所帶來的成本考慮在其中。所以才有了“總體擁有成本即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這個概念,大概意思是要拉長時間周期看,或考慮到未來的遷移、異構支持、運維、定制開發等總體成本,而不能貪一時便宜。

          這兩天,有關“拿來主義云”的討論甚囂塵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說了一句話,“拿來主義”蓋不出高樓大廈,自主研發的云才能走得更遠。言外之意是很多競爭對手都在走這條路。這句話剛剛冒出來,就在行業里捅了馬蜂窩,得罪了一大票人,甚至不少人站出來質疑。但其實這句話并沒有錯。

          自主研發是一步一個腳印,難度大,需要的周期長,而“拿來主義”抄的是近路,能快速推向市場。市場就有著兩大流派:一個是自主研發路線的,排在前三的亞馬遜、微軟Azure和阿里云都屬此類,另一類就是“拿來主義”派,就像安卓一樣,云計算領域里也有OpenStack等開源平臺。目前基于這一平臺的廠商也不少,比如華為、騰訊、中國移動、中興通訊等,前兩者還是頂級的白金會員。貼標簽的話,后者就是“拿來主義云”。

          如果將自研云和開源OpenStack進行優劣對比,實際上還是一個總體擁有成本的事兒。“拿來主義云”控制權不在自己手里,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但對客戶來說,就比較難受了,可能會出現因更新停止或技術放棄,導致以往的設備和軟件投資打了水漂兒。這樣的事兒并不少見,后期可能會付出的隱形成本就要高很多了。

          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拿來主義云”版本分支繁多,互相之間兼容性差,跨廠商、跨系統的能力弱,因為沒有總體規劃設計,組件的一致性差,后期擴張性直接受限。這些會直接導致“煙囪型IT”的孤島效應,結果得不斷打補丁,后期成本越壘越高,總體成本反而會高很多。

          另一條容易忽視的定律是:云廠商是否接受公眾監管,主要涵蓋兩個維度:一,是否有完善的合規認證,二,是否接受上市公司的監管,是否是一家公眾公司。說白了,這兩條都過關的話,才更值得信賴,否則就很容易付出意想不到的成本。

          認證方面,幾乎與實力、規模可以劃等號,亞馬遜在世界范圍內提供服務,所以合規認證最為廣泛,但其中一部分在中國市場拿不到加分。阿里云是亞洲合規資質最全的云服務商,亞洲、歐洲等重要合規認證,以及國內的重要測評、安全審查,阿里云幾乎都通過并獲得認可。其中,ISO 22301、CSA STAR Gold、德國C5附加條款為全球首家通過,德國C5和ISO27001則是亞太首家,MTCS Level3和ISO 20000是中國首家。此外在中國,2016年阿里云電子政務云平臺就作為首批通過了中央網信辦云安全審查(增強級)還率先通過了公安部云等級保護的四級測評。

          另外,把自己放在公共視野之下,也是非常重要。亞馬遜和微軟、阿里、騰訊、金山都是上市公司,不單財務數據受到各類審計,運營、流程等各個方面都受到監管。特別是美國上市企業,美國證監會SEC的威力是各家企業都敬畏的。相比,未上市的云廠商就沒有這一層“保險“了。

          懂不懂數字化轉型,決定了你能不能做好“智囊”

          最后一點是面向未來商業世界的。實際上,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選擇云服務并不是終點,云只是一個工具,目的是要推動業務創新,給自身用戶帶來更流暢的體驗,滿足未來業務的需求。

          廠商如果僅僅滿足客戶現有業務的需求,這只是達標線,但政府、企業客戶更需要的是未雨綢繆,甚至在推動業務創新和轉型升級上,能夠超越IT基礎設施的層面,給出更長遠的規劃,或者解決未來業務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所以說,更讓客戶信服的的廠商,應該扮演的是智囊或軍師的角色。

          阿里巴巴本身是數字經濟體的代言詞,馬云提出的“五新”戰略已經在零售、制造等行業開花結果,在大部分人還只是“看著豬跑”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養豬寶典”給對外輸出了,并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中。這跟沒吃過豬肉和養過豬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相比,亞馬遜、微軟Azure雖然實力不弱,但明顯的短板是本地化能力差,對中國的國情、客戶背景和業務前景不夠了解,又缺乏面向未來業務數字化的洞察力,所以很難擔當大任。所以這兩年我們看到,亞馬遜AWS、微軟Azur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頻頻掣肘。

          那么,華為云、IBM、惠普、浪潮等傳統云服務的企業級廠商又如何呢?表面看,他們有實施和交付私有云解決方案的優勢,這么多年扎根在很多行業里,也算行業專家了。只不過,碰到了數字化轉型這個坎,就顯得有些因循守舊了。

          總體來看,選擇公有云品牌,不僅僅著眼當下,更要謀劃未來。在不同類別的云服務商中,究竟哪一家更合適?今天我們深入剖析的“五大定律“和三大梯度上的對比,希望能給企業上云帶來更多啟示。當然,任何云服務都有所長,也有所短,沒有完美主義者,阿里云只不過相對更全面一些,是集大成者罷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AWS 公有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泰兴市| 玉树县| 德江县| 乌海市| 嵩明县| 泉州市| 买车| 项城市| 波密县| 宣城市| 九江县| 西林县| 韶关市| 慈溪市| 洮南市| 浏阳市| 腾冲县| 克拉玛依市| 沁源县| 临江市| 读书| 白银市| 卢龙县| 特克斯县| 卓尼县| 库尔勒市| 耒阳市| 五大连池市| 资溪县| 鸡泽县| 兴宁市| 枞阳县| 麟游县| 垦利县| 苗栗市| 瓦房店市| 潼关县| 科尔| 邢台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