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發布Apollo 3.0,牽手比亞迪欲打造自動駕駛車輛認證標準
在剛剛結束的CES 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上,百度Apollo開放平臺攜全線智能駕駛產品亮相,展示了平臺發布一年多以來的產品化、量產化成果。而不到一個月后的今天,2018 百度開發者大會拉開帷幕,除重磅亮相的Apollo 3.0外,百度還發布了國內首個服務自動駕駛量產安全報告以及升級后的自動駕駛、車聯網等全新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2868.htm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在7月4日下午舉行的智能駕駛分論壇上,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李震宇、百度Apollo平臺研發總經理王京傲等詳細介紹了百度Apollo 3.0的開放詳解、硬件&車輛開放平臺、量產實踐、小度車載OS以及Apollo生態最新進展,同時比亞迪、現代、Mobileye、Velodyne等合作伙伴在現場也分享了雙方合作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聯手比亞迪打造開放車輛認證平臺,Apollo 3.0欲建立行業標準
一年前的7月5日,Apollo 1.0平臺正式發布。短短一年內,Apollo已經更新至3.0版本,用百度Apollo平臺研發總經理王京傲的話說,“這個版本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這當然也意味著從主打園區自動駕駛能力的3.0開始,百度Apollo平臺已經進入了自動駕駛量產變現的時代。
在上午的主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宣布,Apollo與金龍合作的阿波龍正式量產下線,即將發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碧桂園、湖北武漢、日本東京等地開展商業化運營。此外,Apollo聯合新石器科技打造的無人作業車同樣量產下線,七月份開始將在常州和雄安進行商業化運營。
不過吸引車云菌注意的不光是Apollo 3.0展現的園區自動駕駛量產能力,還有它格外醒目的「開放」能力。

據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李震宇介紹稱,Apollo開放技術框架全面升級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 此前的硬件參考平臺升級為硬件開發平臺,并首次發布Apollo傳感器單元;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硬件總監Helen介紹稱,Apollo 傳感器單元可以使多種產品在 Apollo 平臺上即插即用。升級后的硬件開發平臺還添加底層軟件抽象層,將無縫銜接上層軟件和設備驅動,加速技術創新。此外,Apollo 平臺新接入了15家硬件合作伙伴,滿足開發者不同層次需求的同時也為國內外廠商提供了商機。
2. 車輛參考平臺升級為開放車輛認證平臺,由百度與比亞迪聯合打造。
別看這個更新說起來短短幾個字,它背后的意義卻可能顛覆整個中國本土自動駕駛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其實比亞迪早在6月22日率先發布了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定位為“智能、開放的軟硬件平臺及生態服務”,由Di平臺、Di云、Di生態和Di開放四大部分組成,其中Di開放意味著比亞迪會將整車數據以及整車控制層對外開放使用,涉及汽車的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范圍覆蓋關鍵的制動、轉向和驅動系統。作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DiLink能夠實現從L2到L4級自動駕駛應用,比亞迪會提供線控底盤(轉向、驅動、制動)、人機交互、傳感器接口以及開發者接入技術等功能。
所以百度和比亞迪合作將Apollo的車輛參考平臺升級為開放車輛認證平臺,相當于智能駕駛軟件平臺和汽車硬件開放平臺的強強聯合。它存在的重要意義在于:
① 作為第一次在業內提出標準化的無人駕駛系統與車輛接口,車企/車輛提供商可以更方便的將車輛平臺接入到Apollo開放平臺,從而覆蓋更廣泛的無人駕駛開發者人群,加速無人駕駛能力的上車部署;
② 對自動駕駛技術開發者而言,開放車輛認證計劃為其提供了更多車輛選擇,在標準化的接口下,大家只需要做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將同一套代碼快速部署到與Apollo兼容的多重開放車輛上。
毫不夸張地說,如果百度和比亞迪能將這套開放車輛認證體系做大做強,使之成為行業標準,很有可能會形成類似“Wintel”的壟斷聯盟。不過雙方的合作剛剛開始,至于會發生何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一切仍有待市場的檢驗。目前除比亞迪即將推出的秦Pro外,與Apollo兼容的開放車型還包括合作伙伴AutonomouStuff改裝的林肯MKZ以及Polaris GE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