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SA標準與IoDT神同步 愛立信和中移動是如何做到的
進入預商用加速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1967.htm此次SA功能凍結,不僅使5G NR具備了獨立部署的能力,也帶來全新的端到端新架構,賦能企業級客戶和垂直行業的智慧化發展,為運營商和產業合作伙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例如針對5G三大應用場景eMBB、uRLLC、mMTC,去年發布的NSA標準主要針對eMBB場景,而此次發布的SA版本由于完成了低時延、高可靠場景的基本版本協議,完成了將5G從移動互聯網擴展到物聯網的愿望。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5G規范是Rel-15版本,包括了NSA和SA架構。而隨著NSA和SA標準的凍結,意味著運營商既可以依托原有4G網絡部署5G,也可以搭建全新的5G無線接入網及核心網,無論選擇NSA過渡性方案的運營商還是SA獨立組網的運營商都可以開始行動。尤其對于一般會滯后于系統設備12-18個月的終端芯片而言,大家也可以提早開工,為下一步終端部分標準的確定盡早打下基礎,有了可商用的終端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商用5G網絡。
“第一個5G技術標準凍結,意味著規模的產品開發已具備技術條件,業界即將進入到準備部署的階段了,也就是預商用加速期。”愛立信東北亞區5G專家劉愔博士指出,一直以來,愛立信都在3GPP規范工作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積極參與各個工作組討論,還承擔了很多關鍵規范撰寫人的角色,并在推動形成統一的全球5G規范、確保規范工作按計劃完成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據劉愔博士介紹,Rel-15的ASN.1部分預計將在2018年9月底凍結,同時產業鏈端到端的研發還需要進一步開發;Rel-15還有Late Drop部分預計將于2018年底完成;Rel-16制定工作也會同時啟動,從現在起已經將Rel-16的規劃和時間節奏放在重點。
可見,隨著SA標準的凍結,5G已經進入到沖刺階段,產業界已經在加速快跑。
互聯互通測試必不可少
雖然標準化的凍結意味著節點間的規范完全確定,但5G還遠遠沒有成功,互聯互通的工作是5G商用之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就在SA標準功能凍結的同一天,愛立信和英特爾攜手中國移動研究院及江蘇公司成功展示了首個符合3GPP獨立組網(SA)標準的異廠商5G新空口(NR)互通,合作三方率先在愛立信北京實驗室開展了符合3GPP SA標準的5G新空口互聯互通測試(IoDT),展示了在3.5GHz頻段的100MHz帶寬上實現了異廠商數據傳輸;測試系統采用了愛立信5G新空口基站和英特爾5G新空口終端(MTP)原型,本次IoDT互通是5G新空口SA標準邁向商用的重要里程碑式成果。
談及對于標準凍結后為何能夠如此迅速地做出響應?愛立信東北亞區CTO陳明博士指出,我們的研發不會等到標準凍結了才開始,而是和標準化的推進平行進行。作為標準化引領者,愛立信對技術判斷能夠幫助我們加速產品研發;而且,6月14日確立的SA標準內容其實在5月韓國會議上的工作組層面已經凍結,當時愛立信就開始全速跟進最新進展。因此我們可以在全會批準SA標準的第一時間完成新空口互聯互通測試,這里對我們的挑戰是在短時間內如何達到最好的性能,經過各方研發團隊徹夜的奮斗我們實現了1.3Gbit/s的速率。
雖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5G規范已經定了,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整個產業需要一個新的成長周期,會涉及到系統設備、互聯互通、終端芯片器件以及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成熟。愛立信表示將攜手業界一起往前走,能夠使這個過程變得更加的順暢和快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