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收購東芝PC業務 夏普能否在PC市場重占一席之地?

        收購東芝PC業務 夏普能否在PC市場重占一席之地?

        作者: 時間:2018-06-0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北京時間6月5日,公司(Toshiba)發布聲明稱,已決定將旗下主營個人電腦(PC)業務的客戶解決方案部門(TCS)80.1%的股份出售給公司(Sharp)。預計,該交易將于10月1日完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1161.htm

          公司也于同日宣布了這一收購。其在此次交易中僅需支付40億日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

          這一交易標志著時隔8年重回PC市場,也標志著東芝這一老牌PC廠商正式退出該項業務。分析認為,目前控股夏普的富士康或在此次交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代工巨頭正致力于樹立富士康品牌在電子產品領域的地位。

          一進一退

          華爾街日報在當日的報道中指出,如今,夏普和東芝這兩大昔日的日本電子巨頭已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二者均在近年遭遇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夏普接受了臺灣鴻海科技(富士康)的收購,成為后者旗下子公司,并成功實現逆轉;而主要依賴日本政府支持的東芝,則仍身陷重整旗下業務組合的困境。

          2015年,隨著“假賬案”丑聞的曝出,16位東芝董事會成員中的8人因此辭職,其中包括時任CEO田中久雄(Hisao Tanaka)。隨后,東芝旗下的美國核電公司西屋電氣在2017年的破產,更是一度將東芝推上了可能會被東京證交所摘牌退市的懸崖邊緣。

          為解決財務困境,東芝已對旗下業務部門進行了一系列的出售,包括將電視業務出收給海信集團,將白家電業務出售給美的集團,以及將旗下最具盈利能力的半導體業務部門出售給了由私募公司貝恩資本領銜的收購財團,自己僅保留40%的股份。這其中既有為籌集資金的忍痛割愛,亦有對“包袱”業務的轉手。

          從近年的業績和出售價格上看,東芝PC業務的出售可能屬于后者。過去5年中,該業務部門已連續虧損。東芝此次聲明顯示,在截至2018年3月的2017財年中,東芝PC業務部門銷售額為1466.8億日元,較2016財年的1650.6億日元下降11.1%,凈虧損達82.1億日元。

          反觀夏普,2年前這家日本公司也曾深陷虧損的泥沼。2014和2015財年,夏普分別凈虧損2223.5億日元和2560億日元,一度進入資不抵債的狀態。2016年3月,夏普選擇了接受鴻??萍嫉耐顿Y,成為了臺灣代工巨頭旗下的子公司。

          當時,業界就已看好這項收購:夏普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可以和鴻海的制造及市場開拓優勢形成互補。在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2016財年,夏普的復蘇還并未完全顯現,公司當年營收為20506億日元,較前一財年繼續下滑16.7%,但虧損已明顯收窄至248.8億日元。

          近日,夏普公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其該財年營收達到24272.7億日元,較上一財年增長18.4%,且盈利702.3億日元扭虧為盈。

          全球PC市場低迷

          自上世紀90年代商業調研機構Gartner開始對PC市場信息進行統計以來,在2001年之前,僅有Packard Bell NEC(NEC于1999年正式放棄Packard Bell)一家“日本元素”進入出貨量前五,其余席位長期為Compaq、IBM、惠普、戴爾等幾大美國廠商占據。

          隨著東芝、富士通(Fujitsu)的出貨量于新世紀之初進入前五,日本PC產業逐步在國際市場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不過好景不長,NEC和富士通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掉隊,并再未能回歸第一陣營。曾基本穩居全球出貨量前五的東芝,也自2011年開始就再未回到這一榜單之上。

          雖然2006年至2010年,東芝在PC市場的占有率均保持增勢,5年中分別取得了3.8%、4.0%、4.5%、5.1%、5.4%的成績,但相較于其他增長更快的頭部廠商,東芝已逐漸被拉開差距:2011年第五的華碩(ASUS)市場占有率已達5.9%,2017年依然排名第五的華碩市占率已至6.8%。

          全球PC市場日益集中的趨勢已愈發明顯。Gartner數據顯示,從2001年至2017年,除五大頭部廠商外的其余PC廠商總市場份額一路下跌,從58.1%降至了28.8%。換言之,五大廠的市場占有率已超7成。

          在此背景下,夏普欲在退出8年之后,依靠接手東芝旗下PC業務而重新在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面臨不小的挑戰。此外,其還面臨著日本電子產業整體衰退和全球PC市場低迷的雙重困境。

          近年來,日本電子產品廠商節節敗退,或是直接退出PC、家電、智能手機等市場,或是停止海外業務固守本土。

          2002年至2011年,全球PC市場曾長期保持強勁的增勢,其中大部分年份的增長率均達到了2位數。但在2011年,這一數字從前一年的13.8%銳減至0.5%。

          Gartner分析師Mikako Kitagawa在當年的分析中表示,西歐經濟的不確定性、北美地區的刺激不足,已抵消了PC業務在新興市場的增長,全球PC消費市場呈現消極態勢。

          2012年,全球PC市場出貨量下降3.5%。Kitagawa在2013年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平板產品的日趨成熟已正在分流著PC市場的消費者:“我們愈發懷疑,更多的個人消費者將轉向個人平板產品,僅在從事創作或是管理工作時使用公用電腦?!?/p>

          此后,全球PC市場開始陷入了持續的低迷,出貨量逐年減少。2018年第一季度,IDC數據顯示全球PC市場出貨量維持在了零增長,但Gartner數據卻顯示該市場依然繼續衰退了1.4%。



        關鍵詞: 夏普 東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嘉祥县| 叙永县| 宁南县| 固阳县| 睢宁县| 象山县| 南丰县| 邹城市| 炉霍县| 德保县| 崇明县| 左云县| 海南省| 吉林省| 丰宁| 许昌市| 汶上县| 聂拉木县| 安达市| 阳西县| 常州市| 乐陵市| 平安县| 健康| 柳林县| 达拉特旗| 常州市| 漳浦县| 南通市| 辽源市| 建平县| 遂昌县| 五大连池市| 镇安县| 旺苍县| 恩平市| 商水县| 全南县| 富川|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