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高峰對話: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機遇和挑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在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為人們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優質的服務體驗,賦能人類生活及醫療、交通、安防和工業生產等多個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1041.htm2018年6月1日,首屆“中新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舉辦,本次論壇以“深度視野,對話未來”為主題,匯聚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優秀的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機構以及中國和新加坡代表,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南京大學教授周志華、加拿大安大略大學教授凌曉峰、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吳霽虹、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羅漢中等,圍繞著人工智能當前發展現、機遇及最新技術與應用方案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是新加坡-江蘇理事會合作框架下的重點項目,也是被譽為“智慧之舟”的航母型生態科技項目,目前已入駐了科大訊飛、英達公路、美國夏蘇魯院士科創中心、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開發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企業。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藍紹敏表示,南京一直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將大力引進人工智能重點企業和研發機構,繞智慧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城市綜合管理等方面融入人工智能技術,實施全方位全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示范。
新加坡財政部長、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聯合主席王瑞杰表示,人工智能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它能夠為我們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我們必須攜手企業、政府、學者和社會一起來合作,共同投資和推動AI的發展,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一個強健的環境,并且要提高民眾對于AI的接納程度。去年,新加坡推出了新加坡全國人工智能核心(AISG),并計劃未來五年投入高達1.5億新元,用于增強新加坡的 人工智能產業的實力。
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人工智能的內涵主要包括腦認知基礎、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義處理與理解和知識工程四大內容,并外延到機器人與智能系統,以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慧法庭等。人工智能不僅是材料、能源、傳統制造和動力工具,更重要的是智能及智能工具,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社會發展的加速器。李德毅還指出,未來人工智能沖擊最大的行業將是制造業、教育行業、醫療行業、金融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挑戰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校長張道昌

今天數字化的轉型已經是把整個世界引入到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中(工業4.0),此次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同時它是一個大腦的革新。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校長張道昌認為,工業4.0的其中一個挑戰是教育,我們現在要向社會輸送適合工業4.0的人才,得準備迎接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
AI大趨勢
加拿大安大略大學教授、杰出研究員凌曉峰

加拿大安大略大學教授凌曉峰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五大趨勢,第一是計算機能自主學習和編程,從數據中學習來解決問題。第二是未來科學的發現將實現自動化。第三是計算機將代替更多人類工作,從藍領到白領工人,如今天訊飛已經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翻譯和記錄系統。第四是定量分析,過去計算機只有0和1,即是與否兩種選擇,而今天AI將是一個百分幾的定量判斷,這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關鍵。第五是利用大數據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人工智能、區塊鏈及大數據產業對醫療健康行業轉型的影響
新加坡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智能系統研究院主任黃銘鈞

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技術將給醫療行業帶來全新革命,新加坡科學院院士黃銘鈞表示,大數據的背后其實有很多其它工作,除了收集數據,還有提取、清洗和注釋這些數據,然后要結合人工智能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視化。在醫療行業數據儲存和管理上采用區塊鏈技術,形成一個健康的數據流,實現去中心化和個性化的效果。
機器學習的前沿技術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周志華

今天,人工智能的崛起主要得益行深度學習的進步,也就是深度神經網絡,一種多層網絡,可參數化和可微分的非線性模塊構建成的模型,主要用于執行圖像、視頻、語音等任務。不過,今天絕大多數的模型還不是深度神經網絡。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周志華提出了一個新的算法模型——深度森林,它不是一個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模型,但是在很多任務上已經取代了深度神經網絡的模型。
周志華表示,以往的機器學習其實主要就在解決那些固定規則和參數不變的任務,是基于一種封閉環境、靜態環境的任務。我們今天的任務是在開放環境下更好地做機器學習,系統必須要能夠很好地應對未知環境。
人工智能助力發展模式智能化智慧化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

去年,科大訊飛和清華的聯合實驗室推出“智醫助理”醫考機器人,該系統在國家衛計委所舉辦的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得了456分,成績超過了所有考生里面96%的考生。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認為,當前人工智能和醫療技術結合,可以完成更精準的治療,輔助醫療人員輸出更高水平診斷服務。尤其是在城鎮醫療資源不平衡環境下,讓偏遠山區也能享受到城市般的優質醫療服務。
高峰對話
本次論壇除了精采訪的專家演講之外,還進行了激烈的高峰對話,來自新加坡國會議員張思樂、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董事漢斯·烏思克爾特、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科大訊飛輪值總裁陳濤等人就人工智能在未來十年能解決什么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陳濤認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個性化學習的問題應該可以得到解決,通過大數據和圖譜,對每個學習成果進行反饋,人類學習的方式會發新的改變。李德毅認為示來社會將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人類對無人駕駛已經習以為常。漢斯·烏思克爾特表示人工智能將取代大量的重復性和低附加值的工作,而我們必需創造更多新類型的工作和新類型的崗位,以解決人們就業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