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折騰史”!盤點聯想手機成與敗
昨日聯想發布財政年度全年業績,集團全年凈虧損1.89億美元,個人電腦與平板電腦業務重回穩健增長,企業級市場營業額與銷量重回市場第一,其中營業額同比增長31.5%,銷量同比增長35%。雖然聯想在筆電業務上再度稱霸,不過我們在手機業務上卻是看到另番場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566.htm
自今年以來,中國手機市場繼續呈現低迷趨勢。據國際數據公司IDC調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約為16.0%,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IDC2018年Q1中國手機市場數據
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市場表現基本穩定,依次為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和其他。從這個表里你會發現完全找不到聯想的蹤跡,這和個人筆電市場形成鮮明對比。連楊元慶也承認手機業務的發展不理想,并且聯想正主動退出70、80個國家。聯想手機業務的問題出在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聯想最近這幾年的手機“折騰史”。
聯想做手機入門不算晚
聯想最早做智能手機還是在2002年。當時聯想創下了很多第一,包括第一款國產自主研發的GSM手機,首款支持TD-SCDMA的3G OPhone手機等等,當然在后來“智能手機”的前奏,聯想也推出了多款智能手機。

▲聯想OPhone系統的O1手機
當時的智能手機和現在的定義還有些區別,更偏向商務PDA類似于小型電腦,微軟的掌上電腦系統、英特爾處理器,大部分時候你需要用一根牙簽大小的觸控筆去戳屏幕上的按鈕和開始菜單。
但當時聯想的手機業務并沒有如愿成長為像PC那樣的支柱業務,在2008年1月作價1億美元剝離出去。
2009年2月,楊元慶重新回到CEO位置上,3G網絡和蘋果iPhone的流行已經引發了智能手機的革命。眾多在低利潤上徘徊的PC廠商看到蘋果的成功轉型后紛紛效仿,聯想也是如此。同年11月,聯想集團以現金和聯想股份作價2億美元,回購了此前被剝離出去的手機業務。
自此開啟了聯想智能手機的篇章。
樂Phone智能時代的“初學者”
2010年對聯想手機可以說是聯想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一年,樂Phone是宣布移動互聯網戰略后推出的安卓智能手機。之所以取名“樂”Phone,其用意是希望用戶能夠在使用該產品時擁有更多的快樂體驗,其中中文“樂”的拼音“le”也正是聯想英文品牌“lenovo”的前兩個字母。

▲樂Phone
當然樂Phone最著名的還是“四葉草風格”的Widget插件。將天氣、時間、日期等信息全部集成在了這個寬大的解鎖條上了。配合電容屏幕出色的人機互動體驗可以很輕松的向上滑動。這在當時安卓系統混亂的年代還是非常實用的。相比之下,小米是在一年之后才有了第一款產品。
可是樂Phone定價并不低,聯通預存話費還要2899元。相比之下那年中國最成功的國產安卓手機百日就賣了100萬臺的華為C8500售價只有999元。
結局也可以想象,這款產品并沒有激起市場的反饋,50萬銷量在當時來看也是比較令人失望。2011年聯想改組MIDH事業組,樂Phone消失在用戶的視線中,轉而通過運營商渠道做低價手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