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中國聯通王光全談5G光模塊:加大研發支撐力度 突破規模成本瓶頸

        中國聯通王光全談5G光模塊:加大研發支撐力度 突破規模成本瓶頸

        作者: 時間:2018-05-11 來源: C114 收藏

          5月10日消息,在昨日舉行的2018年承載產業發展研討會”上,網絡技術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部主任 王光全表示,無論是哪種承載標準與技術,最終都離不開光模塊的支持,長距離、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塊是實現低成本廣覆蓋的關鍵要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769.htm

          5G承載的三大場景需求

          從應用場景來看,5G光模塊可以分為前傳、中傳、回傳三單場景。

          從前傳角度來看,需要支持25G高速接口,超低時延以及業務和速率、波長的自適應,另外還需要低功耗,最重要的還是低成本,因為前傳的端口需求量非常龐大,如果沒有低成本,適應不了網絡建設的需要。

          從中傳角度來看,運營商需要考慮其可擴展性,要考慮當前的速率和未來業務的發展,還有就是池組化,WDM系統下沉到宏基站,但是不同場景集中化程度不同,很難一概而論。

          從回傳角度來看,大容量的回傳網絡需求開始出現,WDM的使用成為常態,基于硅光的相干或者非相干的100G、400G以及更高速率的WDM系統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DWDM會成為其中主流,但需要在通用性、低成本、可管理性等方面繼續提升。

          希望5G前傳可以用10G或者25G可調諧的光收發模塊,解決光纖不足引起相關問題。中傳,低成本的線路速率光模塊100G或者其他速率直調技術,或者10G可調,解決WDM下沉后的維護成本和業務發展問題。回傳則是采用相干或者非相干的100G、400G的技術,解決高速傳輸的需求。

          提出四點建議:低成本是關鍵

          首先,加快25G可調諧光模塊的規模產業化,從技術實現難易程度入手,先期滿足10到15公里的短距需求。他認為,25G可調諧光模塊在年底小規模商用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其次,解決低成本100G光模塊的問題,100G在短距或者城域網已經得到了應用,后續應該考慮如何提升傳輸距離,達到100公里的水平。

          第三,減少光模塊的種類,特別是線路的種類。

          第四,光接口的選擇應該和數據中心、PON接入網的情況進行結合,形成一個供應產業鏈,這樣使整個成本能夠降低。

          王光全透露,10G、25G可調諧的激光器應用于移動前傳,會在今年或者明年內使用。也會從7月份開始陸續進行相關產品的實驗和現網驗證。“這些產品我們希望都要滿足工業級的,而不是簡單的用商業級的。”

          王光全還呼吁國內相關的產業鏈,特別是像運營商這樣的應用單位,應該通過最近的一些事件,加大對芯片和光模塊的研究和支撐力度,多多關心產業,促進產業核心技術的國產化。



        關鍵詞: 中國聯通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缙云县| 永福县| 望都县| 教育| 思茅市| 闽侯县| 民勤县| 南城县| 奉节县| 乐东| 读书| 邯郸市| 中江县| 凤冈县| 广元市| 大兴区| 湾仔区| 阿拉尔市| 卢龙县| 赞皇县| 沿河| 南投市| 镇雄县| 蒙山县| 南安市| 伊宁县| 南召县| 甘肃省| 连江县| 固原市| 安岳县| 门头沟区| 云阳县| 沙田区| 建宁县| 方城县| 玉林市| 简阳市| 皋兰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