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端發力,增強北斗應用安全性
最近,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并開始全球組網。按照計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18年底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9093.htm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其三大基本功能,授時、定位、導航服務,已經深深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信息化生活的基本支撐。如果沒有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國家信息安全將缺少可靠的保障。例如,在金融、電力、通信領域時間的一致性極其重要,往往是差之分秒,損失無數。在汽車、鐵路、飛機等交通領域廣泛應用的定位導航服務若出現差錯,就可能釀成重大的事故。更不用說在戰場上更加離不開衛星導航系統。
隨著北斗精度的大幅提高,基于北斗的應用也逐步開始普及。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看,要保障北斗應用的安全性,對信號進行安全加密傳輸必不可少。
大唐電信下屬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在安全芯片領域沉浸多年,在芯片抗攻擊,芯片加密等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相關產品通過了嚴苛的國際CC EAL5+安全認證,是國家身份證芯片模塊、社保卡芯片、金融IC卡芯片的主要供應商。
大唐微電子針對北斗的定位應用,提出了北斗定位加密解決方案,為各類應用提供具備金融級安全屬性的更安全的北斗定位服務。該方案是在北斗終端模塊中加入安全芯片加密模塊,既支持國密SM1、SM2、SM3、SM4、SSF33加密算法,也支持國際DES、3DES、AES、SHA1、RSA(4096 位)、ECC(576 位)加密算法,同時具備抗攻擊、主動/被動物理保護等高安全屬性,為敏感數據的處理提供安全的運行環境及存儲環境,從而實現高安全的數據加密、安全傳輸、終端與平臺的相互身份認證等功能,可有效防止黑客非法竊取數據,保證終端與平臺數據通信安全。

北斗定位加密示意圖
該方案支持多應用、多平臺,包括多種移動平臺,能夠適用于包括車聯網在內的各個行業,可為各行業提供更安全的北斗定位服務。
大唐電信以“芯端云2.0”戰略為指引,聚焦行業市場,以安全為特色,布局芯片、終端、網絡與服務等信息通信產業鏈關鍵環節,提供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作為國家最早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大唐微電子將繼續深耕安全芯片領域,針對各類行業應用,提供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的芯片級的安全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