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醫療人工智能落地成現實 如何保證數據精準是關鍵

        醫療人工智能落地成現實 如何保證數據精準是關鍵

        作者: 時間:2018-03-25 來源:OFweek人工智能網 收藏
        編者按:現階段讓人工智能在醫療的過程中提高數據的分析利用效率,給醫生的分析判斷提供參考就是最大的貢獻,其它的可以在實踐中慢慢進步。

          回歸數據價值是關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334.htm

          對于AI醫療公司來說,單一的算法開發如今似乎很難支撐起一家公司數據的價值重新回歸。

          “實際上,是一種知識的表達。”楊吉江談到,其實是一個交叉學科,既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又涉及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如果研究機構或公司只是單純研究算法,那么很難實際應用。不同來源的數據與算法結合,才是的根基。

          自然語言學習、深度學習、虛擬助理等,都是AI的具體研究領域。在醫療方面,圖像分析的應用也比較廣泛。

          楊吉江認為,從發展階段上看,人工智能從早期推理到后面的數據驅動,數據是最主要的。例如,有AI+醫療影像的公司與業內專家探討,開始回歸數據,在數據采集、數據管理上花費很大的力氣,而不是“虛幻的”去做診斷。


        醫療人工智能落地成現實  如何保證數據精準是關鍵


          對AI醫療來說,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AI在小樣本集上做的診斷或推定,被認為是不可持久的模式,因為一旦再擴大一點范圍,換一個病種、換一個地方,結果可能就出現偏差,正確率下降。

          “為什么人工智能突然爆發?實際上這跟大數據的發展也有一定關系。我們現在手上都有很多數據,但如果不去有效地利用,就不具有價值。”楊吉江說。

          楊吉江有過400萬個數據清洗完后,剩下20多萬個的經歷;從某醫院拿到的200萬個眼科數據,清洗過后也差不多只剩下20萬個。作為AI醫療的基本素材,數據的準確性和質量非常重要。但“干凈”的數據并不容易獲得,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即便數據量足夠大,在面對每個個體的差異時,AI醫療依然沒法保證100%的準確率,一旦出現問題就是誤診、漏診。因此,多位與會人員亦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即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角色目前仍是輔助。

          針對臨床決策的輔助系統,融合大量醫學指南與醫生的經驗智慧,針對治療目標及治療的實時效果進行決策建議,大大提升科室的綜合決策診斷水平。

          邁瑞發現,作為光信號的血氧參數以及電信號的心電參數間,其實有著緊密的聯系。把兩個數據“擰在一起”,在多參數聯合分析作用下,對心率、脈搏監測準確性大大提升,并極大地增強了報警的準確性。這樣“智能報警”的結果,則是讓致命性心律失常誤報次數大幅下降65%,其他心律失常誤報次數下降50%。同時,對于心率準確性提升30%,脈率準確性提升30%。

          點評:但截至目前,沒有人能保證人工智能能達到100%的準確率,但是有哪個醫生能保證自己能達到100%的準確率嗎?如果人不能達到,就要求AI一定達到,是不是對人工智能太過苛求?現階段讓人工智能在醫療的過程中提高數據的分析利用效率,給醫生的分析判斷提供參考就是最大的貢獻。其它的可以在實踐中慢慢進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台山市| 洪江市| 壤塘县| 合肥市| 六枝特区| 阿尔山市| 兰坪| 榆中县| 昆山市| 内江市| 波密县| 林周县| 铜川市| 兴宁市| 建湖县| 嘉定区| 新绛县| 满城县| 贞丰县| 松桃| 利津县| 泽州县| 澄迈县| 阜城县| 兴宁市| 和顺县| 彰化县| 商河县| 玛曲县| 凤阳县| 巧家县| 香港 | 延庆县| 南郑县| 大兴区| 东港市| 邵东县| 连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