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搶下人工智能先手棋: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或迎洗牌
編者按: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時間與過程,目前整個行業有些過熱和盲目,出現泡沫和倒閉很正常,符合科技產業市場規律。市場本身存在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過程。


2018年2月3日,服務于青島北站春運中的智能問詢機器人。

2017年8月13日,2017年青少年AI人工智能設計大賽在江蘇蘇州開賽,一名小選手進行賽前調試。
企業數量全球第二 世界創新中心在建
人工智能:中國搶下“先手棋”
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火車站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刷臉進站”僅需3秒;深圳鐵路警方組成“機器人警察編隊”,為春運保駕護航;12306官網開發圖形驗證碼,定向鎖定“黃牛”…… 今年春運,“人工智能”成了關鍵詞,這是“智慧中國”在社會廣泛滲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中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通過人工智能創造全新產品和服務,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那么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如何?主要有哪些特點?未來將呈現何種趨勢?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探究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中國坐標”。
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30115項,近20年持續增長。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金額達635億元,位居世界第二。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共計592家,全球排名第二。
中國人工智能從業人數全球第7,預計未來人才缺口將超過500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