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運營商的護城河還有多寬

        運營商的護城河還有多寬

        作者: 時間:2018-02-22 來源:C114 收藏
        編者按:如果放開了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管控,頻譜和碼號資源該由拍賣出售,我們的運營商現在這些所謂競爭優勢有可能蕩然無存。今天無休止低價廝殺的底氣還會有嗎?

          在2009年出版的《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巴菲特對“經濟護城河”理論進行了系統性闡述。根據書中理論的原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護城河理論。護城河指的就是企業所獨有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能夠讓企業在長久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并且維持住原有的利潤率和市場份額。巴菲特理論中,特別許可,產品特性,品牌價值,銷售渠道,低成本等,都是“護城河”的主要來源。該理論起初是針對如何選擇投資對象而總結得出的。但是實際上這個理論同樣指導企業或者行業如何強化自身能力,以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基于這樣的出發點,我們可以審視行業的護城河到底還有多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891.htm

          一、政策紅利消失殆盡

          過去十五年電信行業能夠飛速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國家的政策支持,是最大的資源,也成了最寬的護城河,直接阻隔了其他人步伐,使其望而卻步、望洋興嘆。二十年前,運營商剛剛分營時,得益于牌照壟斷、頻譜配給、碼號分配、初裝費、雙向收費、異網短信差價、異地漫游等等政策支持,運營商迅速積累了行業發展的資本。我國電信行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跟隨模仿到世界引領,離不開這些資源基礎和政策性支持。

          國家從最初的行業政策扶持,到現在的強力提速降費和鼓勵競爭。另外,還有互聯網行業異業滲透擴展、廣電系統的電信化趨勢,虛商從試點到全面商用等等。運營商整體正面臨嚴峻的發展困局——異業滲透擠壓 “傾銷式”低價競爭導致的行業可持續發展困境。在語音漫游已經全面取消后,全國“不限量”競爭的低門檻化間接取消了流量漫游,運營商現在最大的政策紅利就是頻譜和碼號配給。也就是說,政策層面的紅利已經消失殆盡或者說屈指可數。缺少了政策支持,運營商的護城河寬度至少縮減了一半。

          二、“管道”價值越來越低

          全球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快向基礎網絡滲透和布局。外有谷歌、微軟和臉譜公司鋪設海底光纜構建SND數據中心和骨干網,內有騰訊、百度和廣電全面布局云和CDN,并申請國際互聯網出口,開始業務電信化滲透。以BATJ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正在從硬件上不斷蠶食“管道”份額,軟件上不斷壓縮“管道”價值。而且從“管道”中的流量內容上講,文字價值>圖片價值>視頻價值。另外,在國家持續強力推行提速降費的情況下,實現“快上加快”和“寬上加寬”,運營商必須加大建維投資力度。在5G正式商用前,4G網絡承載不可能成倍放大的情況下,大視頻+大流量+不限量的業務需求,客觀上也對運營商的網絡容量和承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的經營數據顯示,電信業務總量、用戶凈增和收入總量分別同比增長76.4%、8%和6.4%左右。這三個數據說明,電信業務收入遠低于電信業務量增長,運營商的“管道”價值急劇下降。從語音到短信,再到流量,現階段,連接“管道”仍然是運營商最核心的資源和最大行業壁壘。如果鐵塔公司的通信塔可以向其他企業開放,如果沒有牌照限制,運營商的“護城河”就被徹底蕩平。

          三、市場發展空間亟需擴展

          據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電話用戶比上年增長5.4%,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4.2億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102.5部/百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這兩組數據,一個是移動電話用戶增幅低于6%而普及率破百,一個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低迷,甚至遠遠低于人口自然更迭的2.1。電信行業已經陷入人口增長紅利釋放殆盡,移動通信市場滲透率趨于飽和,增量用戶市場受限等多重不利境地。運營商亟需通過尋找新的服務和產品,擴大用戶規模,挖掘網絡服務價值。

          運營商以前依靠人口和政策紅利,通過快速提升用戶規模和業務量謀求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藍海市場已經全面向紅海市場轉變。另外,在社會整體信息化水平仍待提高的前提下,順應萬物互聯的時代要求,運營商謀求通過延長跨業產業鏈、強化物聯網連接,拓展發展空間的壓力巨大,或者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新零售”轉型不力

          相對于傳統渠道獲客280元左右,甚至更高的成本,電子渠道100元的獲客成本,優勢太過明顯。另外,實體廳店的客流低和坪效差,目前運營商都認識到了電子渠道的重要性,開始渠道轉型,發力電子渠道,包括網廳、掌廳和短廳。雖然擁有較近的互聯網入口和信息化能力,但是在用戶獲取和服務的信息化方面,創新能力依然不足。其中表現之一就是,僅僅在自有平臺或者APP上發力,互聯網整體電渠能力依然不足。

          在線上云商+線下實體+智慧物流的新零售模式下,運營商需要整合現有的實體渠道、電子渠道,并通過智慧物流有效連接。通過提高線上+線下的融合運營能力,一方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營銷能力和效益。

          五、低成本運營能力不足

          囿于人口自然增長和物聯網發展速度,運營商新增用戶成本加大,獲客持續走高,而且部分營銷成本置換“完成KPI指標”,導致發展質量不高。另外隨著“不限量”套餐由定向和本地化向全國化擴展,以及貢獻營收的新業務產品難產,降價已經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在建維開支增加、營銷成本增長、投資收益率偏低、以及量收剪刀差持續加大的情況下,運營商的低成本運營商能力備受考驗。

          運營商的降本增效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可選項,而是必選項。當然降本增效還應該包括降低各種管理成本,合理縮減支出,提高經營效率等等。三大運營商都需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從用戶、業務、市場、網絡和管理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思考,通過運營轉型來實現成本的持續降低。持續的微利競爭,并且在運營商各種資質稟賦同質化的前提下,誰率先實現了低成本運營,誰就占據了競爭的優勢。

          從“經濟護城河”的視角審視三大運營商,在最大競爭差異——基站差異逐漸消除后,由于業務和管理的高復制性,使得相互之間已經不存在競爭壁壘。如果用巴菲特的這個理論審查異業向電信行業滲透,運營商的“護城河”已經越來越窄。如果放開了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管控,頻譜和碼號資源該由拍賣出售,我們的運營商現在這些所謂競爭優勢有可能蕩然無存。今天無休止低價廝殺的底氣還會有嗎?



        關鍵詞: 運營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宜昌市| 肃南| 玉树县| 沅陵县| 祁连县| 鄄城县| 文山县| 漳州市| 苍山县| 永顺县| 苍梧县| 自治县| 清镇市| 石泉县| 柯坪县| 哈巴河县| 温宿县| 巫山县| 衡南县| 五河县| 通榆县| 孟村| 洪江市| 无极县| 宾川县| 天台县| 八宿县| 连江县| 大同市| 枝江市| 白水县| 枣强县| 武宣县| 玉树县| 长治县| 彰武县| 常山县| 遂平县| 南漳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