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人工智能“泡沫”爭論不斷 同時標準化也在建設完善

        人工智能“泡沫”爭論不斷 同時標準化也在建設完善

        作者: 時間:2018-02-13 來源:新華網 收藏
        編者按:日前,在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專家咨詢組成立大會上,《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推出,清晰勾勒出我國相關標準制定的脈絡。

          盡管進入2018年后,關于“泡沫”的討論一致在延續,但各國家、組織、企業暗中的角力卻未見松懈,并從學術文章、初代產品、平臺部署的競爭升級至標準制定,因為所孕育的種種重大創新、變革及突破的可能必須依托產業落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791.htm

          日前,在國家標準化總體組、專家咨詢組成立大會上,《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以下簡稱《白皮書》)推出,清晰勾勒出我國相關標準制定的脈絡。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

          標準,既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也是局中人的游戲規則,無論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世界,改變不了的是標準的不可替代性。因為缺失標準,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將變得混亂,因為標準不統一,市場將被分裂。

          據中粵金橋投資合作人、品優網創始人羅浩元介紹,盡管一些國際、國外標準化組織積極部署開展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我國雖然在某些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標準化基礎,但標準化程度不足,分散的標準化工作不足以支撐起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在人工智能標準化的工作上與全球同步。”羅浩元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強調,“雖然業界對人工智能還未達成統一的定義,但套用中國一句老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統一完善的標準體系,以標準手段促進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的發展,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產品服務和質量、保障用戶安全、建立公平開放的產業生態意義重大。”

          為搶占人工智能這一輪科技主導權,在美國的《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策略規劃》、歐盟的“人腦計劃”、日本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網絡安全綜合項目”中,標準規范與核心技術、頂尖人才一起被列為強化部署重點。

          《白皮書》通過梳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演進情況,分析人工智能的技術熱點、行業動態和未來趨勢,從支撐人工智能產業整體發展的角度出發,研究制定了適應和引導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提出近期急需研制的基礎和關鍵標準項目。

          在翻閱了《白皮書》后,羅浩元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在我看來,包括基礎標準、平臺/支撐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產品及服務標準、應用標準、安全/倫理標準六個部分人工智能標準體系結構的提出是《白皮書》的關鍵內容,基本串起了人工智能產業的整個鏈條。”

          標準化仍需統籌協調

          雖然我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標準化基礎,但缺乏頂層設計,標準化工作的統籌推進機制還待落實。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二部主任戴紅指出,標準化工作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戴紅說:“將充分發揮我國資源和市場優勢,深入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力爭取得國際標準突破,支撐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專家咨詢組,被認為是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回應。該計劃明確提出,“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標準體系、測試評估體系及安全保障體系框架”。

          總體組組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說:“標準化工作對人工智能及其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支撐性、引領性的作用,既是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抓手,也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我國雖然在人工智能領域具備了良好基礎,但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仍亟待完善。”

          根據《白皮書》的描述,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還面臨諸多挑戰:現有的標準化工作基礎較為薄弱,對人工智能的概念、內涵、應用模式、智能化水平尚難達成共識;涉及領域眾多,工作協調難度大,需要加強標準化頂層設計,不同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邊界有待進一步明確,避免工作交叉重疊;相關倫理道德,安全標準往往滯后于技術的發展,將引發眾多分歧和爭議,給標準制定工作帶來新挑戰。

          羅浩元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深入發展,標準化工作將成為異常龐雜的工作,不僅標準化的對象將變得越來越復雜,因為涉及領域眾多,以往標準化工作從未出現過的交叉、融合給人工智能標準化帶來巨大挑戰。

          “怎樣避免標準間不配套、不協調、組成不合理?怎樣梳理相關標準彼此依存、銜接、補充、制約?人工智能為標準化工作帶來了新命題。”羅浩元說。

          護航產業健康與競爭力

          受惠于算法模式持續優化、數據信息海量增長、運算力大幅提升,發展至今已逾60年的人工智能近年卻如橫空出世般站上了“風口”,可規模化、可商業化產品和應用層出不窮,迫切需要建立明確規范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我國人工智能的持續健康發展掌舵。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在看到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時,我非常興奮。人工智能是中國引領全球的巨大機遇,中國正在將人工智能產業建設成為一個與全球市場融合的開放系統。”

          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370億美元。其中,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達到56億美元左右。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300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60%;其中,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220億美元,年均增速接近65%。

          “但是,技術如果不能和實體經濟結合,便與空中樓閣無異。”楊旭說,“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十分復雜,需要不同特性硬件平臺以及軟硬件協同優化,才能有效提升數據洞察的速度和準確性。”

          在這種情況下,標準的重要性便更加突出。羅浩元說:“人工智能標準化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已影響到技術應用和產業鏈條。比如現在最熱的智能家電產品,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APP,協議不兼容,跨品牌間互聯互通困難。”

          趙波指出:“人工智能標準的先進與完善與否,關系到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強弱。”

          盡管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與標準化體系缺失的矛盾已開始顯現,但相比其他國家已領先部署并有序、系統推進的標準化工作將為我國人工智能的產業化糾偏、護航、提速。正如楊旭所說:“人工智能的行業競爭就像馬拉松剛開跑,輸贏遠未可知,而且這個馬拉松沒有終點,這一程還沒跑完,下一程又已開始。”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舞阳县| 灵丘县| 永修县| 三门峡市| 巴林右旗| 巴马| 南丰县| 台山市| 淳安县| 济阳县| 高唐县| 高雄市| 柏乡县| 定兴县| 彰化县| 娄烦县| 马公市| 习水县| 花垣县| 卢湾区| 葫芦岛市| 安图县| 富蕴县| 砚山县| 桐梓县| 金山区| 鹤岗市| 夏河县| 额尔古纳市| 三门县| 伊金霍洛旗| 开远市| 盐山县| 佛山市| 石棉县| 白水县| 岢岚县| 梨树县| 武义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