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18預測:這一年 人工智能最有可能是這幅模樣
AI能幫助分析數據相關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318.htm盡管近年來有關大數據技術優點的報道不絕于耳,但很多公司還沒有看到豐厚的回報。
現在,一些公司正在重新考慮他們的數據分析策略,并開始找到重點。
比如說,一個醫療保健AI系統的目標是改善病人的預后恢復。
在開始開發一個自動化系統以促進這一過程之前,供應商將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進行量化。
供應商將會考慮需要哪些數據——電子病歷、相關期刊文章、臨床試驗數據,以及獲取和整理這些數據的成本。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可以結合其它新技術來簡化流程,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服務平添、公共云計算技術、機器學習技術。
但其中還有很多挑戰,比如保證數據的標準化和正確率。存在偏差和異常的數據可能導致錯誤的結果。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個人隱私問題。
59%的高管表示,他們公司的大數據分析將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得到改善。
在AI競賽中取勝的將是各領域專家而非IT人員
論文稱,人工智能越來越需要數據科學家和人工智能專家通常缺乏的知識和技能。
一個能支持資產管理系統的AI程序不僅僅需要計算機科學家,還需要經濟學家、分析師和交易員。而且,由于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這個系統還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
僅僅讓程序員來運行和調整這個系統是不夠的。
67%的需要數據科學和分析的工作都處于在人工智能以外的領域。
黑客攻擊和相應的網絡防御技術也將更厲害
在黑客攻擊方面,人工智能已經顯示出優于人類的優勢。
例如,機器學習技術可以讓一個惡意的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跟蹤一個人的行為,然后為他們定制釣魚推文或電子郵件。
人工智能越進步,網絡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也可能被黑客利用,例如,黑客可以將存在偏差的數據注入算法的訓練集。
普華永道指出,另一方面,“與云計算技術相結合的可伸縮機器學習技術正在分析大量數據,并提供實時威脅檢測和分析。”
人工智能的能力還能迅速識別出網絡攻擊激增的“熱點”,并提供情報報告。
盡管如此,“網絡戰爭不會僅僅是兩臺電腦互相對抗。”普華永道在報告中表示。即使在網絡安全領域,也需要人類的參與。
27%的高管表示,他們的組織計劃今年投資于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當務之急是打開AI的“黑盒子”
報告指出,許多人工智能算法都超出了人類的理解能力。
一些人工智能供應商不會透露他們的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以保護知識產權。
在這兩種情況下,當人工智能系統產生一個決定時,許多用戶都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出決定的。
根據普華永道的說法,這些風險也是真實存在的,但也是可控的。
“這其中有一個關于人工智能的秘密,許多人工智能支持者都不愿意提及:目前的人工智能并沒有那么聰明——至少現在還沒有發展到可以統治人類的那種地步。”
“它仍然遵循人類設計的規則。”
人工智能的這種原理不透明可能會引發用戶的不信任感,限制了其的推廣。

普華永道的報告中預計,許多開發人工智能的公司將面臨監管壓力,要求他們公布其程序設計的原理,達到一定的透明度。
國家政策將對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產生影響
根據我們的研究,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規模將達到15.7萬億美元。
人工智能的規模如此之大,以至于除了個別公司之外,許多國家也在制定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戰略。
普華永道的研究表明,在未來10年,中國將從人工智能中獲益最多:到2030年,中國的GDP將增長7萬億美元,這要歸功于生產力和消費的增長。

不僅僅是科技公司要擔負起使用AI的責任
普華永道(PwC)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有77%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增加企業的脆弱性和對企業經營方式的影響。
可能會有民眾擔心AI系統中存在偏見,有客戶擔心AI系統的可靠性,有董事會擔心AI輔助決策的風險、回報和對品牌的影響。
許多企業將需要建立新流程和團隊來尋找數據和模型中的偏差,確定他們的AI系統沒有出問題,防范可能的算法“欺騙”。
評論